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云南《春城晚报》:当她们闯入茅奖

(2015-06-02 12:38:55)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转载]云南《春城晚报》:当她们闯入茅奖

        当她们闯入茅奖

                                    本报文化主笔 姚霏

    一直不明白,对于作家而言,互联网到底是不是催熟剂。说不是,你无法解释无数的80后作家都成名得那么早,但如果说是的话,你又很难理解,这个年龄介乎26-35岁的作家群体,没人能够在艺术的层面上,拿得出一部像样的文学作品。与他们父辈的50后、60后作家相比,苏童26岁发表了自己的代表作《妻妾成群》莫言31岁拿出了成名之作《红高梁》余华则在32岁上出版了他自己迄今也很难超越的经典著作《活着》……
    不过我知道,互联网作为一种文学的天时地利,其无边无际,注定了它所成就的作家群必将也是没大没小无穷无尽——大者,年迈的一夜成名者不胜枚举;小者,居然已经出版了个人文集《最女孩》的张佳羽等90后女作家可为例证……姑且抛开男性,仅以80后女作家为例,你一提到她们的名字,就有无数的粉丝双目放光哇塞不断!如蒋方舟、张悦然、颜歌、笛安、春树、安意如、七堇年、落落……还有那个写武侠的步非烟,实在是数不胜数。

    但为什么要姑且抛开男性作家呢?很简单,因为在即将开评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252部公示参评作品中,有两位80后女作家让人眼前一亮,那就是颜歌和迪安。
    诚然,不重世纪、朝代与风格、流派,而以十年为一个代际来划分作家群,可能是当今中国独有的,一种相当浅薄、浮躁的互联网时代的无奈行为,所以你别指望谁能说得清“XX究竟是一种什么作家。但随着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颜歌的《我们家》和笛安的《南方有令秧》跻身于茅奖圣坛,了解和研究她们这个庞大群体的创作现状及发展趋势,事实上已经刻不容缓。
    毫无疑问,要论述“80后女作家的上行下移千姿百态,用尽汗牛充栋的专著只怕也未必能够,所以本文以颜歌、笛安为例,简而述之,并请同为80后女作家的任洋解答,在她心目中,80后女作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权当是抛玉引玉
颜歌:

方言对作家的诱惑太大
    作为“80后十大实力作家之一,在这一代作家中,颜歌的才气、个性都与众不同。她的直觉丰盈、想象奇崛、风格多变,并深谙语词的魔法。20129月,颜歌的《我们家》以《段逸兴的一家》为题在《收获》杂志一经刊发,便被誉为年度最令人惊喜的新锐长篇小说,随后即捧走了第11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2年度最具潜力新人著名作家梁鸿称赞此书语言的缝隙里和整体气息中都飘荡着麻辣火锅的味道,刺激和兴奋,还有在充分汲取这厚重的味道后猛然的清明和通透。这是一部泼辣辣的小说。泼辣的世俗生活,幽默、俏皮,不是那种优雅的反讽和调侃,而是俗世的幽默和俏皮。
    颜歌的早期作品空灵飘逸唯美,后期有所转变,偏向现实和虚构交织的风格,文章简明,多采用白描的手法,想象力丰富,意象清晰,意境空灵,在《我们家》里,颜歌籍着方言土语和日常细节,打量一个家庭内部的复杂、幽微,笔墨绚烂,心事深沉,持守着生活的本根,又不失赤子、新锐的蓬勃朝气。近日,颜歌出版了自己的第十一本书《平乐镇伤心故事集》,全书5个故事,关注点仍然是她的文学伊甸园”——城乡接合部。在这本小说集里,颜歌仍然在进行她四川方言写作的实验。比如在《江西巷的唐宝珍》中,就有她孤独独的鞋跟子嗒嗒踩着大家的心颤颤这样的描写,试着用四川话念一遍,若饮姜汤,通体舒泰。

    那么,今后她会完全用四川话来写小说吗?颜歌说她不会,四川话是我的母语,写有选择的四川话挑战更大,你还要去取舍。为什么我自己写方言的东西?最开始我是排斥的,但后来发现不能让故事里的人说普通话。当我用四川方言写的时候,发现我的对话一下好了很多。这对一个作家的诱惑太大了。但我绝对不会完全用四川话来写,有的四川话都没这个字。
    诚如文学评论家何平所言,颜歌的写作是80后作家中具有先锋气质的部分,她对语言和结构的敏感在80后作家中表现出独立单数的气象。

迪安:

富豪榜虑与文二代
    迪安是在颜歌之前,凭借长篇小说《西决》获得第8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9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的。《西决》是龙城三部曲的第一部,后两部都是先在《最小说》上连载的《东霓》和《南音》,但她最为文学界所看重的,还是获得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的短篇小说《圆寂》,和也曾入选鲁迅文学奖的《莉莉》,以及刊发于《收获》的中篇小说《姐姐的丛林》和长篇小说《告别天堂》。
    当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9年度最具潜力新人时,曾得这样的评语:笛安有一种写作的野心,一种掌控语言和代言一代人青春的野心。她的小说,建基于个人经验,但也不忘省察这代人的个人经验里有多少是被上一代人的价值观所塑造。在这种代际冲突和代际伦理里,爱与恨,伤害与疼惜,饶恕与感恩,孤独与温暖,美与幻灭,都因为笛安一次毅然的文学出走,而获得了宽阔、准确的理解。她出版于2009年度的《西决》,结构繁密,叙事沉着,语言精美……笛安已不再仅仅为青春伤怀,她正带着这代人的记忆和尖锐,为一种更庄严的人生辩论做好了准备。
    那么她准备好了么?凭借着郭敬明和《最小说》无比吊诡的影响力,在2010年发布的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笛安以240万元版税在中国作家富豪榜排名第19位,成为榜单上最年轻的女作家,排行甚至高于贾平凹、王蒙。次年,笛安再度登上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虽然排名从前一年的第19位降至第25位,版税收入为170万元,但还是排在了刘震云、贾平凹的前面……或许也正因此,笛安在受到越来越多粉丝追捧的同时,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开始令纯文学圈生疑,作为著名作家李锐和蒋韵之女,有人甚至怀疑,苏童等前辈作家、评论家对她的褒奖,很可能都言不由衷。

    但很显然,201411月上市的《南方有令秧》消除了人们的这种疑虑。在这部通过贞节牌坊来表现人物的悲惨命运的小说中,笛安用丝丝入扣的细节描写,复活了在真实历史背景之下虚构的令秧这个人物的故事,真实历史与想象文字的完美转化引人入胜而又回味无穷。毕业于社会学专业、通读历史书籍的迪安,不仅完整地还原了古人的价值观,并且,连书中人物的语言,甚至人物衣着装饰的描写,都透过最具体的细节一点一滴,被她丰满于想象力的羽翼之上。笛安那令人惊艳的支配文字的能力(刘恒语),一如既往地令人惊艳。
    迪安随父姓李,早年发表处女作时就把划掉了,就像尼古拉斯·凯奇(1992年获得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隐去自己的本姓科波拉一样,因为他是以《教父》等片闻名于世的大导演科波拉的侄子,而他要证明我不靠这个姓也可以在这一行出人头地
    那么,擅长于写中国三线城市的家庭故事,不喜欢被称为文二代的迪安,能在文学圣堂里出人头地吗?须知惊艳并非文学之本。惊艳之余,我们能否期待迪安前程远大?

任洋:

80后女作家的痛点不一样
    在云南,曾获“2007年度滇池文学奖首届高黎贡文学节提名的任洋,可能是本土最富才情的80后女作家。她的作品多属神采飞扬的遣兴之作,就像是一种感性而快乐的游戏(钱映紫语),才华独具,行文随性,敏感,词语想象力超群,华丽。(朱霄华语)或许,同为80后女作家,任洋对80后女作家的看法,可能更为客观——
悦读:你觉得80后女作家感知外部世界和表达内心世界,与前辈作家们有什么不同?

任洋:有句话说,所谓天赋,就是感知痛苦的能力,写作也是一样。真要把80后与前辈相对而论,大概痛点不一样吧。如果生活是一场有赏有罚的游戏,80前更注重描摹惩罚,而80后更注重描摹奖励。从细节上说,80前作家作品中的仇恨是缠绕的,易引起共鸣的,80后作家作品中的仇恨是散点的、混沌的,甚至集结成了一个小人物的黑色幽默;80前作品中的性是粘稠的,有部份内心活动或影射的,80后作品中的性稀松寻常,根本不成为叙事的一部分,写作者对它的兴趣大减。在作品人物设置上,80前有明显的道德判断,且深情,80后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我们的深情有时候表现得象一场梦游,有时候多写了几行,自己都觉得矫情。在作品中,80前的作者本身大多是隐形的,像神秘的莲花,80后的代入感却很强,对八卦哇对某明星的喜恶啊,对某些歌曲、自身对某个城市及食物的偏好,反复会出现于不同的的作品中,相对喜欢在书或专栏中展示自己的容颜或摄影作品。哈哈,就是那种感觉:你们赶快来爱我吧!
悦读:80后女作家与80后男性作家,在精神追求方面,有何不一样?你如何看待80后女作家这个群体?
任洋:我觉得就我关注的而言,80后女作家更有趣,80后男作家则更有野心。写作就像和一堵墙谈恋爱,女作者更关注自己在墙上的倒影,男作者则想闯入或遁入地下,去谈论另外的世界。其实作家的才华决定了一切,无所谓时代、男女了。我喜欢那些才华横溢的写作者,让我们成为一切时代的同代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