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作家现在时·胡学文【小说月报2015年第5期】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作家现在时·胡学文
胡学文,1967年9月生。著有长篇小说《私人档案》《红月亮》等四部,中篇小说集《麦子的盖头》《命案高悬》《我们为她做点什么吧》等六部。作品多次入选各种选刊、选本与年度排行榜。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作协优秀作品奖及《十月》《中国作家》等刊奖项。小说《命案高悬》《逆水而行》《像水一样柔软》《从正午开始的黄昏》分获本刊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百花奖。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Q:小说月报
Q:请您介绍一下最近读过的某本书。
A:最近重读了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可能是年龄的原因,近几年我特别喜欢读不像小说的小说,不像散文的散文,格外迷恋陌生的阅读体验。《福楼拜的鹦鹉》就是这样一部像小说又像传记的杂糅作品,借着寻找福楼拜的鹦鹉,开始了别具一格的追寻和思考。这部作品中,形式本身即为内容。内容既被形式呈现,又被形式分解。实验性的文本常常是艰涩的,这部作品却让我们有奇妙的享受。
Q:请您描述一下手头刚刚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作品。
A:刚刚完成一部中篇《午夜蝴蝶》。我的作品整体呈冷色调,《午夜蝴蝶》不是冷色调,当然也不是暖色调,算冷暖混合吧。小说与我以往的作品一样,写的是个边缘人的故事,近期《江南》刊发。
Q:您开始小说创作的动力或者灵感来源于哪里?
A:每篇小说的写作起因都不同,有时是因为一个人,有时是因为某件事,有时是因为思考,有时是因为一个词汇。写作既让人快乐又让人痛苦,可能正因为如此,写作才充满诱惑。
Q:自己作品中有哪一部,因为创作过程之难忘,让您对其有特殊的感情?
A:《秋风绝唱》是我早年的小说,也是我第一篇被《小说月报》转载的小说。那时,我住在县城,居住环境差,是在饭桌上写成的。这是《长江文艺》的编辑汪静玉从自由来稿中拣出来的。这篇小说的发表使我获得了更多的信心。一路写下来,我交了许多编辑朋友,非常感谢他们。
Q:在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最喜爱的主人公是哪一位?
A:我是个职业读者。并不是每天都写作,但每天都在阅读。我喜欢的人物不止一位,有的是主人公,有的是次要人物,如铁凝《笨花》中的“瞎话”。有的虽然不喜欢,可总是忘不掉,这样的人物也不少。
Q:除了写作之外,您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A:我童年时代读书不多,因为基本没什么书可以读,那时乡村的娱乐主要是唱小戏二人台。我给二人台的定义是悲苦的欢乐艺术。看多了就觉得长大当个乡村艺人挺好的。我常想象自己在舞台上的情景,我没有唱的才华,只能想象。
Q:请描述一下您与现在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关系?
A:算起来,我在城市生活也有十多年了,但一直没有融入到城市中,许多习惯至今没有更改,以后恐怕也改不掉。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当然,也不觉得有多么好。一个住在城里的乡下人。
——《小说月报》2015年第5期封二专栏
《小说月报》2015年第5期,2015年4月1日出刊,总第4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