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姚明效力火箭那会,我也只是半个NBA球迷。经常一边上网、写东西,一边有一搭无一搭看直播——我习惯随时开着电视……除火箭比赛外,我几乎没完整看完任何一场NBA——不关心谁胜谁负、只欣赏球技。
姚明退役,我曾很担心NBA在中国之“钱途”,没了“NBA中国队——火箭”,球迷去盯着谁看,谁赢了、谁打得好看谁?NBA也会像当年在中国风靡一时的“小世界杯”意甲,说没人看就没人看了?曾有故事说,乌拉圭电视台直播了好几年意甲拉齐奥的比赛——乌国头号球星鲁本.索萨在那踢主力。及后来索萨混迹中超,乌头号球星换成“牙擦苏”,乌电视台跟屁似的去直播英超、西甲了?谁愿“闲的没事”去转、看和自己完全无关的、“外国人”的比赛?
但姚明退役、NBA在中国收视只低迷了短暂一段,便告止冷回暖——除又有个时有时无的“中国人”林书豪,那么多球迷、媒体已将看NBA当成“生活习惯”,不看干嘛?那么多电视频道、版面、从业人员“吃”嘛?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体育记者,谈及中国体育日趋衰落的乒超、羽超、围超,都经常拿NBA来做“反例”——那么多外援、那么多国家直播,那么精彩——水平比世锦赛、奥运会都高,以至于NBA“大言不惭”自称为“世界冠军”,众人皆做闭嘴状。
我篮球打的不错(双手原地抓筐),但为什么没成为NBA铁杆球迷,NBA与我最着迷的欧冠、世界拳王争霸赛和田径比赛的“差距”究竟何在?NBA最大弊病在哪?
看着东部决赛老鹰又最后时刻功亏一篑、西部决赛勇士客场狂屠火箭,竟一点心跳加速感觉都没有时……我突然意识到,能否让你心跳(加速)——即衡量一个比赛有无魅力、有何致命缺陷的最好标准?
多年前,一位同事写过篇“足球是一种爱情”的评论——足球和爱情一样,能让人心跳。当时只当是笑谈,后来才知道是真理。你认识过不同的姑娘,是否有爱情,看你曾否怦然心跳,这是本能,它不会骗你。
一场比赛、一首诗、一幅画、一部电视剧……无不如此。读诗丝毫感觉不到激情,看画内心没有波澜,看电影、电视剧毫不为主人公命运担心——脸谱化、看开头就知结尾,或打狗棍如核武器般神奇,女人裤裆都能藏雷……看NBA东部决赛丝毫不为鹰队落后惋惜,火箭0比3亦没人难过……若NBA已不再让你心跳,它已近可有可无,你该关上电视,走出户外,去跟随陈盆滨跑步。
不是一直有“中国球迷最幸福”之说吗?坐在家里就能(免费)看欧洲五大联赛、世界拳王争霸赛(在美国看帕奎奥梅威瑟之战直播要付99美元)、NBA……而很多欧洲球迷看不到NBA,美国球迷看不到欧冠,近年去过波兰、巴西、澳门、韩国采访,波兰看不到拳王争霸赛,巴西没NBA直播,澳门、韩国亚冠都不播,皆不如中国球迷幸福?还是中国人“最闲”、看电视时间最长?只看不练、只说不练?明明根本没让你心跳,却无法让屁股离开沙发,让眼睛离开电视、让身体离开房间,否则中国近千个电视频道每年怎会有数千部垃圾电视剧?不信你统计下,中国球迷看各种比赛直播、看各种烂电视剧时间是否高居世界第一?
NBA已在球员国际化、风格多样化、夺冠冷门化上做到极致,但无论老鹰、奇才,或火箭、勇士,无论是多未见之新冠军,都严重缺乏“矛盾”和“冲突”,都像网球四大公开赛女单决赛小威碰大威,欧冠皇马遇马竞,这也是NBA之先天不足。而欧冠决赛巴萨碰上拜仁,就像拳击帕奎奥死磕梅威瑟,背后球迷的天生分裂足以引发“世界大战”,巴萨碰上尤文,tiki
taka对“链式防守”,也远比NBA总决赛更有冲突和悬念。
中国应成为新体育强国,而非“看体育强国”,“看屏幕(电视、电脑、手机)世界第一强国”,看屏幕时间太长是另一种“鸦片”。看NBA人少了、打NBA和篮球人多了,看垃圾剧人少了,户外运动人多了,绝对是好事。
这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