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一部有浓郁小说意味的学术著作

(2015-05-12 06:59:32)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书屋

一部有浓郁小说意味的学术著作

     ——评叶君《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

北乔

 人们对萧红本人的兴趣似乎远远超过了她的作品,这本身就是件奇怪的事。更为怪异的是,有关萧红生平的研究,越是深入详细,越生起了许多迷雾。萧红离开我们的日子并不遥远,许多萧红的叙述者都参与或见证了她的生活。从生活现场走来的叙述者,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笔下的萧红是真实的,如松花江那样低吟高歌,浪花中飞溅浓情实感。然而,众多的真实,竟然让事实越加迷惑,不同的叙述中竟然拥抱出更多的虚幻。叶君《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没有加入这多声部的合唱,而是立于河岸聆听、分辨,心无旁骛地还原萧红那行走于大地的脚步声。他在没有立场的解读中表现了自己的立场,让《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成为萧红生平研究中一个可以驻足的码头。

《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是部研究性的著作,显示了叶君扎实、老实的学术之气。他如实地呈现亲历者的叙述,客观地加以交叉验证,有时会表明自己的观点,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叙述。不预设立场,不掺入情感,不挟任何私利,把学理融入生活现场以及他们讲述的生活。叶君笔下的萧红,不再是叙述中的萧红,而是曾经真实生活的萧红。如此,我们眼中的萧红在向现实走近,脚步声清晰起来,真实起来。

从叙事伦理角度而言,《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是一部很好的小说。把学术著作写成小说,具备小说的气质和精神,可能是这部书最大的价值。《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主要是考察萧红与萧军、鲁迅、端木蕻良等人的关系,以此来厘清某些记忆或讲述的真实与否。叶君极度尊重这些讲述者,让他们自由言说,让他们把萧红作为讲述对象,以自己的方式描述萧红这一人物形象。可是,当我们在阅读萧红的同时,强烈地感受这些讲述者只是在以萧红的名义讲述他们自己的人性与情感。我们一旦从这角度进入《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感觉已从学术著作不由自主地滑入小说状态,一切变得更加有趣,当然也就更加有意味。

与一般小说不同的是,《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中的人物都是真实的,尤其是与萧红有过相处或接触的人,并非叶君虚构出的人物。他们的讲述也已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文字上的事实。当我们不纠结于他们讲述内容的真实性,试图去体味内容与现实的差异时,一部很有意思的小说就出现了。比如有关萧红被困旅馆的前前后后一事上,几乎所有的当事人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以亲历者的身份还原事实的真相。然而,所谓的真相只会有一个,也经叶君的比对分析有了答案。可以说,有关萧红的一些纷争和疑惑,叶君都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在梳理。有了这样一些最接近真实的答案或可能会接近真实的答案时,我们再细读这些人的讲述,他们的性情就像小说那样精彩纷呈。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叙述中读到很多文字以外的东西,比如他们在一件事对不同的态度与立场,以真实的名义在讲述经过他们情感洗涮过的真相。这么一来,萧红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叙述场,大家都借着萧红的名义在塑造自身的形象。而我们经由他们叙述中的有意删减、加工、变异等行为,便能感知到他们隐秘的内心。他们在制造一团团迷雾或陷阱的同时,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心灵的颤动和人生的某些脚印。甚至可以说,他们在把萧红人生这河水搅浑的同时,居然把自己的心灵翻晒于阳光之下。相信,这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的小说意味,在于叶君在努力探求真相的同时,并没有偏袒或指责某一人。他以小说家的审美度量任由人物自在说话,挥洒自己的表现。他只是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忠实于人物本真的言行。正因为如此,在阅读中,我们常常不再关注萧红,而对那些叙述者津津有味。当然,我们感兴趣的或许不是这些人的好与坏,而是惊叹人的复杂性以及真实性在立场、情感和诉求指引下的叙述是如此的丰富,如此的大相径庭。

有关萧红的生平,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界的研究有什么新成果,《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可以借鉴的答案。这或许还有商榷之处,但以萧红为显影剂而呈现的人性的复杂以及我们看待历史的动机与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比研究萧红似乎更有价值,更值得我们思考。

 

(《萧红与生命中的他们》,叶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4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