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热”下冷读书
作者:郑千山 原载:《云南日报》2015年5月9日第8斑
|
|
|
|
“国学热”不是今天才开始的,10多年前,我早已被“国学热”的口号叫得耳朵起老茧了。但“国学”真的热起来了吗?冷静观之,原来是虚热。
国学是一切学术的总称,要深入堂奥,谈何容易?古训上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意思是:研究学问,全靠冷静、静虑的功夫,不要妄想靠靠操作,狂吹乱嘘,一转身就成了“大师”——这对于身膺民族文化传承大任的国学来说,岂不冤乎枉哉?
君不见,这些年,刘一秒、翟鸿燊之流,打着“国学”的旗号,售卖所谓励志实则传销之货色,早已赚得盆满钵肥;兜售风水、阴宅、招引桃花……着实败坏了国学的名声!国学何谓?恐怕应该好好正本清源一番。
读经好吗?王财贵先生力推经年,“鸿渐于陆”,声名盛隆。但细细洗耳恭听,其读经理念似乎有些问题——蒙学是天下傻子读的;《三字经》《弟子规》是天下水平最差的人写的;数学不用学,现代学校不必进,读经就行,这样可以做美国总统;孩子不需要参加劳动,因为劳动是下等人做的事……好奇葩的奇谈怪论!(鄙人亲耳聆听到的)——问曰:那么,读以何经?答曰:我所选。又问:此外为何不能读?答曰:不能入我法眼?再问:入法眼者何?答曰:欲知乎?请赠孔方兄,因敝人也要生活!——原来如此!
一位自诩“孟子专家”的演讲家,大谈“孟子心悟”,但谈天说地,却全系“野狐禅”,自我发挥。演讲间隙,有听众问:孟子见梁惠王,是不是当时有个梁国啊?“孟子专家”大言不惭:有啊,当然有啊!其实,魏惠王封梁地,又称梁惠王,但可不是梁国哇!——原来此“孟子专家”是没读过《孟子》的专家!
一些声名甚隆的诗歌大家,提笔作所谓旧体诗或楹联,平仄不调,错字百出,无韵而俚俗,实污我中华诗词伟名也!难怪乎此类“大师”参评国家级文学奖,“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罗布泊中放炮仗,要陪美苏玩博戏”之类顺口溜也能获奖,有著名作家居然赞之为“亦属绝唱,已属绝伦”。——搞不懂!
愚以为,“国学热”先莫急着点火加“热”,煮字作文先得“冷功夫”——多年啦,传统文化的劈柴、煤炭不知丢哪去了,那么先找回来吧!再搭灶添锅,才能准备得当。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多么辉煌的财富!——养德、修心、修身、治国、平天下、悟生死、探索宇宙真理……且从认真读《说文解字》,明六书;读“四书”、“五经”,通六艺开始吧!再经史子集、汇通中西……看来,此时,那些大小“忽悠”自然只好忽悠自己去了!
“国学热”当下,沉静于“冷读书”,静炼内功夫,是真正聪明人的选择,王梓坤教授有诗云:“先磨十年剑,不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剑,泰山不敢当!”如斯而言,国学方有望,国家有望!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