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陈村:读书啊读书

(2015-04-29 09:40:32)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原文地址:陈村:读书啊读书作者:小众菜园
             读书呵读书

                                                    陈村

  读书呵读书。自识了字,便年复一年地读着。不记得读没读过“看图识字”,连环画是看过的,对图的兴趣还不如对文字大。读了课本,读了小说,“文革”时读“语录”,此后就什么都读,医书也读。再以后便自己也写了。热衷于买书,买来的书倒不怎么热心读它了。书是借来的好看。直到去年年底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分送亲友,很希望他们能读一遍。谁知会不会呢?
  人是不可能将书读尽的。有的书可读多遍(比如自己的书),有的书翻一翻就放回书架了,今生今世也许永不读它。读书时原本是做笔记的,记下让以后的自己读它而不必读原著。后来发现自己并不翻阅笔记,便不做了。这样可读得飞快,读得不累。
  所读的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在床上看完的。这不合用眼卫生守则,但合另外的科学。身体静了,书才读得下去,读来才有收益。何况身体放平,脑中血量充沛,大脑才活跃得起来。
  读书就是读书。若读的同时想到升官、发财、中奖、应考,以及什么“颜如玉”的,此书休矣。读通一本书不是容易的事。小时候觉得十分乏味、差劲、恶劣的书,长大或许能爱不释手。相反,以前曾认为最像样的书,再读或许会冷笑数声。在书中看出意思和看出没意思都不容易。
  读书不是为了写作。否则,可读的书就非常有限了。所写的东西也非常有限。读得入了神,书中自有分子向脑中运动,不牵强,不突兀。当然,也可边读边想的,想想作者何以要这般写。能作这种触景生情的思想,也是读书的乐趣之一。
  但最大的乐趣无过于挑剔了。能将一本书读出破绽来,可算是读得入门了。小到找出个错字,大到将一本书都据理否定了。我曾当过几天教师,学校不太正规,上课就可以随意发挥。边教课文,边以小人之心将课文的字词句段改上一改,自以为得计,心中有了幸福之感。我改过杜甫的诗,他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历来都说写出李白的神韵。我想,将末句中的“臣”换作“爷”就更好了,“自称爷是酒中仙”。那醉意,那神气,全出来了。
  既然不满意别人写的,那就自己试着写写。读书的遗憾也造就作家。
  读书的困难是借书不易,买书贵而不易,藏书不易。最大的障碍却是读着读着便没了兴致。读书要是不能越读越宽广深入,难免读没了兴致。没了兴致而硬读,则苦不堪言矣。恰如临考的学子,手不释卷而怒气冲冲,考完也就完了。
  人是越来越聪明了,发明了电影,发明了舞会、音乐茶座等等好东西。最好的是发明了电视,有声有色地将故事演给人看,而且足不出户,如唱堂会。据说在美国,将名著录进磁带的做法时兴起来了。我是个落伍者,既无舞技又不去茶座,连电视都绝少看。在我看来,冬夜躺在被窝中,点一支烟,捧一册好书,身下有条电热毯或脚下有只汤婆子,读到夜深人静,读到东方既白,这便是无上的享受了。阿门!
                      1987.1.28 于三黄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