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千山  陈  泽: 当下的人们读什么?怎么读?

(2015-04-25 12:03:15)
标签:

文化

郑千山陈泽

当下的人们读什么?

怎么读?

云南日报

分类: 自由点击

郑千山 <wbr> <wbr>陈 <wbr> <wbr>泽: <wbr>当下的人们读什么?怎么读?

 

 

当下的人们读什么?怎么读?

 

作者:郑千山        原载:《云南日报》2015425日第8



      为什么要提倡全民阅读?在当今急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究竟该读什么样的书?阅读的方式有变吗?或者读什么样的书才对生存有用呢?

      提倡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增强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一个丧失了文化内涵、没有根子的民族,是不会有什么作为和希望的。提倡全民阅读,这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全民阅读读什么?怎么读?

      昆明图书批发市场图书经营者、作家赵克新表示:通过观察发现,如今还在坚持读书的人多半是中老年人,这些人有读书的习惯和爱好,加上工作生活稳定,无后顾之虞,他们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赵克新说,年轻人也读书,但这个群体读书具有较强功利性和目的性,有鲜明时代印记。一句话,为了成绩而读书,为了实用而读书,为了功名仕途而读书,他们读各种教辅类的东西,那些闲情逸致的书籍,多半与年轻人无缘。

      这些现象分析起来,深层次原因在于,书商、出版社提供了多少值得阅读的东西呢?经常与出版社打交道的选题策划者杨博翰表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图书市场的追求和价值取向,正日渐庸俗化,表现越来越低俗、庸俗和媚俗。许多出版社所热衷和追捧的畅销书,不仅没有多少真正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更关键的是,内容大同小异,多数是在抄袭。尤其是那些流行的网络小说,魔幻鬼怪,离奇荒诞,庸俗不堪的所谓传奇故事,更是如此。这些东西之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大行其道,就在于它们满足了一些人的感官刺激和猎奇心理。说到底,各方都在迎合,书商、各类读物的谋划者、操刀者、组织者、出版社、经营者、市场等等,都是如此。

      云南资深国学学者艾善学表示,一些人将图书界定为纸质图书,或者以纸质为媒介的图书,这是不准确的,也是一种误读。现今这个时代,对图书的概念,其实早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新媒体图书等等合起来,才是当今时代的阅读全貌。现在的年轻人,阅读习惯早已发生了改变,他们中的多数人不喜欢阅读纸质图书,或者说传统意义上的读物,而喜欢在手机上阅读,手机阅读除传统经典文化较少外,内容似乎包罗万象,什么都有,所以,对于读书人而言,通过手机,电脑以及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和途径,汲取所需要的东西,也是有效阅读。

      当然,有的人依然喜欢读纸质图书,一是源于传统习惯的养成;二是阅读纸质图书,身心放松,对眼睛刺激也不大;三是出于研究、讲授等需要,唯有阅读纸质传统文化的东西(如古籍和地方文献)才能解决问题;四是现在的一些电子图书不仅内容有问题,形式上也有问题。另外,手机阅读时间长了,对眼睛的伤害非常大。

      云南省图书馆副馆长萧贵中认为,传统文化的东西怎样影响公众读书?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当今,不少年轻人选择读悬疑、盗墓、魔幻怪诞等能刺激感官、心灵的图书。分析起来,这跟我们平时的口味差异是一样,当一个人需要靠麻味、辣味、酸味等来调节时,说明这个人的脾胃已经相当虚弱了,味觉的分别能力下降了,但在这种情况下,吃下去的东西恰恰是没有什么营养的。有营养的东西,反而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清淡的食物”。它不会刺激肠胃,但又是身体所必须的。传统文化的东西就属于后者。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公众去阅读经典的、有营养的传统文化书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