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方言多的地方盛产作家?

(2015-04-19 13:08:04)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方言多的地方盛产作家?

——评马未都的《文学方言》

 

昨天,碧华先生针对马未都先生提出的“用法律强行保护方言”的观点,撰写了博文《马未都先生拯救方言说不靠谱》,惹来一些读者在我博客里激辩,反对我者以为我主张消灭方言,其实是一种误读,我只是主张尊重语言发展规律,不赞成马先生那些不靠谱的建议。

马先生接着又写了《文学方言》一文,看来,擅长收藏品研究的马先生突然“改行”研究语言了,多一种兴趣并无害处,只是如果不专业的话,倒会贻笑大方。比如他提到方言的类别时,是以各行政区域来命名的,“北京方言”“四川方言”“湖南方言”……马先生竟然把方言划分法给改了,一直以来,中国的方言划分大致为七类: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以我所在的湖南省为例,主要方言是湘方言,但同时存在着北方方言体系中的西南官话,还有客家方言。所以方言不是以行政区划来划分的。

马先生为了说明方言的优势,举例说,“京陕川湘这四个方言区过去最容易出作家,北京有老舍、王朔,陕西有路遥、贾平凹,四川有巴金、沙汀,湖南有沈从文、杨沫等等,他们的小说写得生动有赖于方言提供的营养。其他地区的作家相对就没有这么集中,年老一代的如浙江鲁迅、茅盾、郁达夫等等大作家都无法用家乡方言写作,所以成为了思想高于语言、情节优于语言的大师”,碧华先生不禁在电脑前哑然失笑了,京陕川湘因为方言多就出大作家,那些方言不多的地方就不出大作家?大作家的产生是因为依赖方言?依马先生论,日本民族相对单一,语种相对单一,日本就不会诞生大作家吧?既承认鲁迅等是文学大师,文学大师不是语言大师?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最多,地方方言最丰富,按马未都先生的理论,应该产一串大作家呀?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因为使用了许多湖南益阳土话,出版时不得不作很多注释,尽管获斯大林文学奖,但还是因为方言多而妨碍了全国大多数地区的读者对小说的阅读与理解。

其实,马先生前后两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方言可以让语言更丰富更生动,语言的森林里,必须枝繁叶茂。他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对语言学研究逊于收藏学研究,所以漏洞百出,赞美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作用,实不必拔高到方言是大美而普通话是大祸的程度。

 

相关阅读:[转载]方言多的地方盛产作家? 马未都拯救方言说不靠谱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