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只需要这样一些关于诗歌的谈资,而不是诗歌本身。
“乌青体”是娱乐不是诗歌
黄披星/文
最近有一个关于诗歌的话题,来自那种“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的口水诗再度引发的争论。这个话题实在无趣。简单一点的判断可以直接说:那不是诗!但这样的情况还是不止一次会出现,就值得注视一下。
这个“乌青体”话题更像是一个娱乐话题而不是诗歌话题。当然,它属于文化现象的一部分,虽然它甚至连文化的基本要素也缺乏。没有深意、也没有值得深究的诗歌文本。这样的存在,其实就是娱乐话题中的一次意外选择。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诗歌存在?从一个诗人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想到:是不是因为我们写得不够好,所以人们才容忍这样的诗歌存在!这样的说法对于很多真正努力的诗人会有些不公!所以,或者应该说,即使我们写得已经足够好了,也能够容忍这样的诗歌存在。就像人们容忍麻雀的存在,也容忍苍蝇存在一样。
首先应该看到,对于现代诗,我们缺乏必要的阅读背景。我们的教育没有意识,也几乎没有能力去更新现代诗,并让它成为对于孩子们成长有效的辅助之一。我们因为不够了解,而往往直接拒绝。我们的课本中对于经典的选择,几乎直接把现代诗的部分遗弃了。或者说,我们只需要更实用的东西,需要更可靠也更可控的东西。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现代诗,有着明显的阅读障碍。这是事实。
其二,现代人谈论诗歌的时候,最喜欢谈论的是李白。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于李白有多了解,而是因为这样可以直接把诗歌跟酒取得联系。然后可以把诗歌的存在,跟自身或是话题对象产生某种下意识的对应关系。所以人们多选择谈李白,而不谈杜甫,或是李商隐和其他。同样对于现代诗,人们也几乎没有谈论的能力,有的只是一些适合朗诵的那些很正确的诗。
其三,诗歌会让人不安,尤其是现代诗。诗歌需要自由的内心,激烈的情感,深度的表达,违逆的自我。这样的取向,对更多人来说,几乎是一种危险。关于我们对于自己内心的探索,多数人觉得这是无法说出来的——似乎也不需要;而一旦有人说出来了,总是少数人认可,更多的人会抗拒它。
所以,更多人还是觉得打油诗或是口水诗来得简便一些。也就是说,多数人只需要这样一些关于诗歌的谈资,一些趣味和类似短消息一般的文本复述,而不是诗歌本身。这样的现象却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背景之一。
基于这样的一些理由,谈论诗歌变成一件极其无趣的事情。其实还是应该回到那个老掉牙的话语中去:诗歌不需要太多谈论,去读才是最好的。这跟我们谈论音乐一模一样。而且,你要确保读到的是最好的诗歌——因为它一定超出你的已知。好的现代诗,能够带领我们抵达一种语言和思想的极限体验,在一种快慰平生的美感中,让人更深地认识生活、认识世界,从而可以重新审视自我。
所以诗歌,只是对认为它有用的人,才会有用。而它看起来,却一直毫无用处——这才是诗歌的本质。真正的诗人,绝不会忽视诗歌的难度,他应该迎着巨大的难度寻找并创造一种由简洁和朴实构成的带着梦幻色彩的诗歌世界。这是唯一的选择。
·苏醒的音符·
黄披星 1973年出生,中学音乐教师。创作以诗歌为主,兼有音乐随笔。
http://cjrb.cjn.cn/html/2014-11/18/content_5389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