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郑渊洁:长大要当郑渊洁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教育现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没有尊严,用考试分数做评价体系,学校没有心灵教育,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孩子学坏大人不干,孩子学好大人也不干,干脆都弄成植物人得了。每当我看到将孩子形容成祖国的花朵,我就想,人花,不就是植物人么。
文 王海亮
我是郑渊洁,一个著作等身的文盲。
从小没人认为我会成作家,包括我的父母,我从小就没有压力,我不成是众望所归,成了那是天上掉馅饼。可是如果我父母因此就希望我当作家的话我现在肯定没戏。我劝告所有父母对孩子有什么期望千万不要表现出来,说出来准不成!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赞扬,鼓励,往死里夸
其实我儿时的经历对我日后对于儿女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觉得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赞扬,鼓励,往死里夸。总有人跟我说夸多了该夸坏了,说什么忠言逆耳利于行什么的。但是在我看来没有夸坏的孩子,真正的忠言,都是顺耳的。鼓励就是顶级忠言。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
就拿我说吧,自信心就是从小学二年级接受表扬开始的。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写长大了干什么的题目。同学们都写了长大了要当工程师,要当警察,但是我写了《长大要当掏粪工》。那个年代有一个叫做时传祥的人被全国人民所尊敬,他的职业就是掏粪工。
我的文章受到了表扬。《长大要当掏粪工》还被全文转载在校报上,这应该算作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当时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写作没人能超过我,为我之后写作的信心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两年后,我把老师的作文题目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改为《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老师罚我喊了100遍“郑渊洁真笨”,就喊了几遍,我就对着老师改喊成:“你真笨”。并且拉响身上的拉炮(当地一种炮竹),结果因为这件事,我被开除了。
就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对中国的教育制度可谓是深恶痛绝,教育现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没有尊严,用考试分数做评价体系,学校没有心灵教育,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孩子学坏大人不干,孩子学好大人也不干,干脆都弄成植物人得了。每当我看到将孩子形容成祖国的花朵,我就想,人花,不就是植物人么。
郑氏教育法
我儿子跟我一样都只读到小学毕业,他身上有一股子劲儿跟我小时候很像。
他从小什么事都跟我说,有一次郑亚旗回家跟我讲,老师把家长叫来当着大家的面打那同学——小学一年级,上学忘带课本,这太正常了,但老师就把学生叫起来臭骂一顿,还骂得特难听,说以后吃屎你都赶不上热的。回家后,他问我,是不是凉的屎比较不好吃。这也是他不想上学的一个很大原因。在学校里能接受最大的挫折教育。
郑亚旗读完小学六年级后,我为他办理了退学,一部分原因是他自己想回家,一部分是我嫌学校乱收费。领回来,我就决定在家里给他上课。
家中的一个房间改成了教室,黑板、讲台和课桌一应俱全。暖气上绑着国旗,每周一进行升旗仪式。
教材是我自己编写的,全部是童话模式。比如哲学篇《鲁西西和苏格拉底对话录》、法制篇《皮皮鲁和419宗罪》。此外,还有生理知识篇、道德篇、数理化篇等等,总字数四百万字。
为写法制篇,我开始研究《刑法》,419个罪名编成了419个童话,比如说,14岁以下的女孩身上的衣服就不是衣服,那是监狱带电网的高墙,谁伸手谁坐牢。
只有英语,我实在没法编写,不过多年后郑亚旗自己把这门课补上了:“现在他的听力没问题,主要是看外国电影看的”。
六年后,郑亚旗从家庭私塾“毕业”。
我特许儿子直呼自己的名字,但又撂下一句话:“哥(郑渊洁对儿子的昵称),18岁之前我养你,你要啥有啥;18岁之后,你要啥没啥,还要养我。”
我对我儿子没什么期望,但他18岁要自食其力。18岁生日这天,我送了一辆奥迪A6给他后,将他“扫地出门”了。当时郑亚旗拿着“北京户口+小学文凭”求职时,着实让很多招聘单位惊诧了一把,毫无疑问没人敢聘他。一个月一无所获之后,我也没说:“儿子,实在不行,我再养你。”而是非常不客气地跟他说:“快月底了,你房租水电气费用可要准备好,晚了可要加收利息。”
郑亚旗一咬牙接了一份到超市搬鸡蛋的活儿,一箱五毛,赶在月底之前,把我的房租给交了。因为他的诚实守信,我决定教他两招,我说儿子你不是没文凭吗?这样,你去应聘,人家工资要求3000元你要1500元,人家要1500元你免费试用,先打进去再说。
用这种办法,他顺利打进一家报社的网络部,成为一名IT技工。一年后,升为主任。
没有儿子哪有父亲?
我不能说我的教育方式就是成功的,毕竟每个孩子都有适合他们自己的方式,就比如我的小女儿,据我观察,女儿是应试教育痴迷者,现在她玩的游戏大都以上学和考试为主题。我会支持和鼓励她一直拿到博士文凭。我这个爸爸很不称职,竟然想利用女儿,我计划从她上小学起,直到她博士毕业,每天以她的学校经历为素材,写一部日记体文学著作,全面记录、分析我国学校教育的长处。
其实我总是逆向抨击所谓的教育制度,也是一种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之前有时候会和儿子意见发生巨大分歧之时,我甚至会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失败的。于是我就劝自己说,没有孩子的人,能被称之为父母吗?拿我说吧,在儿子降生前,我不是父亲。我的父亲身份,是和儿子同时降生的。严格说,我这个爸爸,是和儿子同岁。是儿子造就了我这个爸爸,作为父亲,要吃水不忘挖井人,不能过河拆桥。一想到这,心里就好受多了。
我的后半生可能主要做两件事,一个是实施“皮皮鲁中文总动员”计划,用10年时间到全国各地千所学校免费讲学;另一个是办一所全日制学校,用国家的教材以另一种方式教,探索一套教育改革的模式,让孩子们喜欢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