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策策: 从期刊角度研究外国文学

标签:
文学评论 |
分类: 自由典藏 |

从期刊角度研究外国文学
——评《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作者:魏策策
http://wenhui.news365.com.cn/resfiles/2015-03/23/wh150323ds01300301_t.jpg从期刊角度研究外国文学" TITLE="魏策策: 从期刊角度研究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
温华著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本书以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内的五家知名期刊作为考察对象,不仅契合了当下的研究热点,也填补了研究空白。本书遴选的《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不但在学界有着良好的口碑,更是外国文学学术前沿的阵地,学术生命也具有延续性,足以作为外国文学研究的代表。作者以扎实的史料功夫,将五家期刊从八十年代起所发的文章进行逐一阅读,对期刊的常设栏目、特色栏目、作家作品、理论思潮等作了细致考察,提炼出各个时段的话语模式。尤为重要的是,作者的视野逾越了五家期刊,社会政治环境、文化转向、思想脉络、学科发展设置等历史文化因素都能与外国文学的发展融会起来;作者的论证方法也不拘泥于点评与泛论,而是采用了社会学、统计学的技术,对期刊研究的主题和热点进行数据统计和样本分析,在客观科学的数据下,得出实证的结论;作者以期刊发展窥视外国文学研究变化,在宏观学术反思的同时,非常注重鲜活的个案研究。
中国文学在与外国话语体系遭遇时,如何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如何保持自身的主体性?本书给研究者展示了一个较好的话语诠释范例。这里的话语,不是抽象的话语理论,而是具体可感的文学表达。宏观来看,时代思潮中的学术范式、思维转向等都是话语的化身,比如“十七年”和“文革”中外国文学话语的单一与变异,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与社会思潮共进的西方话语中心的凸显等。而在此范式下的概念、范畴与术语等的转变就是话语的微观显现,作者大处着眼,兼顾细部。虽然话语视角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比较普遍,但从期刊角度研究外国文学学术史之举,尚属少见,可谓走出了自己的研究路径。
前一篇:《文艺报》新书贴:《杨克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