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德明: 直面现场的诗歌批评

(2015-03-12 10:05:42)
标签:

文学评论

分类: 自由典藏

张德明: <wbr>直面现场的诗歌批评

 

 

直面现场的诗歌批评

 

 

■作者:张德明   原载:《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310日第12




 http://www.cnepaper.com/zgtssb/resfile/2015-03-10/12/p32_b.jpg直面现场的诗歌批评" TITLE="张德明: 直面现场的诗歌批评" />

 

《阅读的姿势》梁平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版/34.00元

  

  诗人梁平的诗歌批评,是一种典型的直面现场的诗歌批评。新世纪10余年来,出于某种职责或者义务,作为国内重要诗歌期刊《星星》主编的他,在创作诗歌作品的同时,也做了不少诗歌批评工作,撰写了50多篇批评文章,最近结集为《阅读的姿势》一书。这些批评文章,用较为鲜活与犀利的语言,生动描述了新世纪诗歌纷繁多样的现场情景,及时评点了当下较有代表性的一些诗人诗作,深入阐释了不少具有本体性意义的诗学话题,为我们准确把握新世纪诗歌的审美特征、了解当下诗歌的成绩与问题乃至认识百年新诗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当代精神流变等,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现场观察与深度思考。

  客观地说,当代诗歌现场并不是一个透明的、纯净的审美场域,它始终是芜杂的、纷繁的、多样化的、无序状的,除非专门的诗家,一般人是很难准确洞察到其真实的存在样态的。比如当代诗歌的发表与传播路径,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场景观,一直据守在新世纪诗歌第一现场的梁平,对之是有着最确切的认知的。在他看来,新世纪诗歌的发表与传播媒体,主要由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构成,这两大不断壮大的媒体正是当代诗歌得以大量出场和广泛流传的现实阵地。梁平深知这两大媒体在当代诗歌生存与发展中所起的不凡作用,他从事诗歌批评时,首先重视对传统诗歌期刊的观察、阅读与研究,从这里发现“纸上的中国诗歌”所体现出的精彩和优秀,其次也相当看重网络媒体,并始终强调网络媒体与当下诗歌的依存关系。

  只有直面诗歌现场,才能清楚了解中国诗歌的创作实际,及时总结和肯定它取得的成绩,发现并指出它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新世纪诗歌更健康稳定地发展。对于新世纪诗歌,梁平一直在跟踪阅读,这是一种职业习惯,更是一种历史责任。对于不断涌现的优秀诗人和诗歌作品,梁平都要撰写批评文字,对之加以及时肯定和鼓励,对于当代诗歌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梁平也会在自己的批评中提及,以提醒和督促诗歌界不断完善和改进。在《阅读的姿势》中,梁平重点评论的诗人有30多位,这中间既有包括龚学敏、马培松、白连春等的一些在当代诗坛有影响的诗家,更多的则是像林裕华、陆群、马飙、郭性汶等年轻诗人和未名诗人。梁平对年轻和未名诗人的评论,不仅体现出奖掖后生、提携同道的襟怀,也是他寻找与发现新世纪诗歌的潜在力量和生长因素的现场意识的鲜明体现。与此同时,梁平的诗歌批评中,对于当代诗歌的生态问题、诗歌语言问题、诗歌题材问题、当代诗人的修养问题等,都有广泛而深入的论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