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 年要这样过哦

(2015-02-18 16:12:39)
标签:

文化

分类: 自由典藏

2015: <wbr>年要这样过哦2015: <wbr>年要这样过哦

 

 

 

2015: 年要这样过哦

 

原载:《鹤都晚刊》2015216日第7


 

 

 

http://dubao.ztnews.net/hdwk/res/1/14/2015-02/16/07/res01_attpic_brief.jpg年要这样过哦" TITLE="2015: 年要这样过哦" />
http://dubao.ztnews.net/hdwk/res/1/14/2015-02/16/07/res03_attpic_brief.jpg年要这样过哦" TITLE="2015: 年要这样过哦" />
http://dubao.ztnews.net/hdwk/res/1/14/2015-02/16/07/res05_attpic_brief.jpg年要这样过哦" TITLE="2015: 年要这样过哦" />
http://dubao.ztnews.net/hdwk/res/1/14/2015-02/16/07/res07_attpic_brief.jpg年要这样过哦" TITLE="2015: 年要这样过哦" />
http://dubao.ztnews.net/hdwk/res/1/14/2015-02/16/07/res09_attpic_brief.jpg年要这样过哦" TITLE="2015: 年要这样过哦" />
http://dubao.ztnews.net/hdwk/res/1/14/2015-02/16/07/res11_attpic_brief.jpg年要这样过哦" TITLE="2015: 年要这样过哦" />
http://dubao.ztnews.net/hdwk/res/1/14/2015-02/16/07/res13_attpic_brief.jpg年要这样过哦" TITLE="2015: 年要这样过哦" />
http://dubao.ztnews.net/hdwk/res/1/14/2015-02/16/07/res15_attpic_brief.jpg年要这样过哦" TITLE="2015: 年要这样过哦" />
http://dubao.ztnews.net/hdwk/res/1/14/2015-02/16/07/res17_attpic_brief.jpg年要这样过哦" TITLE="2015: 年要这样过哦" />
http://dubao.ztnews.net/hdwk/res/1/14/2015-02/16/07/res19_attpic_brief.jpg年要这样过哦" TITLE="2015: 年要这样过哦" />
http://dubao.ztnews.net/hdwk/res/1/14/2015-02/16/07/res21_attpic_brief.jpg年要这样过哦" TITLE="2015: 年要这样过哦" />

  

 

      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过年习俗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又称为过年。具体说来中国人的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民间百姓一般从这天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过完。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而大年三十晚上,要迎接灶王爷。

  【腊月二十四】扫尘日

       祭灶后,便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腊月二十三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 “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因“尘”与“陈”谐音,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守岁

       除夕即“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民间还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大年夜,阖家团聚,共吃团圆饭。过年给压岁钱,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因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

  【正月初一】扫帚生日

      正月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祝贺新春,旧称拜年。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三】烧门神纸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间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此外,民间以为正月初三谓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还有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送穷,迎财神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破五习俗还有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等。初五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因此,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

  【正月初七】人庆节

      正月初七“人庆节”“人口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老鼠娶亲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此外,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因历代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过了元宵节,整个过年过程才告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