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读余秀华《梦见雪》--诗是愿望退而求其次的满足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余秀华
梦见八千里雪。从我的省到你的省,从我的绣布
到你客居的小旅馆
这虚张声势的白。
一个废弃的矿场掩埋的更深,深入遗忘的暗河
一具荒草间的马骨被扬起
天空是深不见底的窟窿
你三碗烈酒,把肉身里的白压住
厌倦这人生的纷扬的事态,你一笔插进陈年恩仇
徒步向南
此刻我有多个分身,一个在梦里看你飘动
一个在梦里的梦里随你飘动
还有一个,耐心地把这飘动按住
2013年12月12日
赵新雨:雪的赞歌
弋里亚:
如果我们愿意相信弗洛伊德的一些观点的话——将文学作品当成是作家的白日梦!那么当我们面对诗人的这个“梦见雪”的梦时,一定会惊奇于释梦领域对于“雪”这个意象理解的匮乏。
通常,雪会被作为一种梦者生存环境象征的天气因素来解读。我翻阅了几本同时提供象征辞典的专业书籍,最终只查到了关于“雪”的一个条目,它是这样说的:“用来象征做梦者或他人那种冷酷、压抑的感情。对于那些生活在冰天雪地的人来说,梦境中的雪可能只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THE DREAM ENCYCLOPEDIA》),这个解说倒是蛮适合电影《冰雪奇缘》里雪的象征意义的。但对这首诗,却相去甚远。
弗洛姆将象征分为三类,惯例的象征,偶然的象征和普遍的象征。其实我们整个的意识功能都在使用象征,而语言尤其如此。譬如,我们将我们自己称为“人”,将一种会汪汪叫的四足动物叫作“狗”,它没有什么道理和逻辑,就那么约定俗称啦。这就是一种惯例的象征。而偶然的象征,更好理解的说法是个人性的象征,恰好弗洛姆举了一个和“雪”有关的例子。他说譬如一个年轻人在一个大雪天向喜欢的女孩求婚,那么“下雪”可能对这位年轻人而言就形成象征“爱情”的意象,而爱情的普遍象征则是玫瑰!
雪,作为是一种常见的天气(尤其在对方而言),它有自己普遍的象征意义,首先是寒冷,进而可以引申为冷酷,譬如我们常说“冰天雪地、冷若冰霜”。还有一层常见的象征意义,就是和它的白色相关的纯洁。雪的这些象征意义会出现诗里。但诗人们往往喜欢“语言的游戏”,他们是运用意象的大师,不仅意象的普遍象征意义信手拈来,而且经常创造性的使用意象,将一种具有普遍象征意义的意象,转化为一种几具个人色彩的偶然象征。(这也是我们有时候读不懂诗的原因之一)
雪,在这首诗里,象征着一种情愫,这种情愫如此的强烈,乃至超越了空间的距离。八千里的雪,从我的省到你的省,从我的绣布到你客居的小旅馆。雪,成了我们之间联系的媒介,成了连接我们的桥梁。绣布和客居,又是一个象征。绣布,作为女性的专属物,代表着诗人想要强调的自身的女性特质----诗人的确说过这样的话,我首先是一个女人,然后是一个农民,其次才是一个诗人……而且这种顺序永远都不会变(见余秀华新浪博客)。客居则代表着对方的流浪特质。这是一首有关爱情的诗。一份遥遥无期的不可能的爱情,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弗洛伊德又对了,他说梦是愿望的达成!诗人正是借着文字和音韵,重温自己那无法压抑的情感——这虚张声势的白,在废弃的矿场掩埋的更深。而压抑越深,反弹越严重,因此荒草间马骨被扬起,天空成了深不见底的窟窿。那被烈酒压在肉身里的白,那诗人耐心按住的飘动,是一个女人,对情感与欲望满足的渴望。诗人越是觉得这份感情无望,雪就下得越大,直到入了诗人的梦。
诗,正是对梦的讴歌!是一曲不得不唱的缠绵。否则呢,就只剩下无边的痛苦的折磨。如此,诗正是对那无法达成的愿望的退而求其次的满足。如此,诗也正是疗愈那现实和心灵困境的一剂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