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人性的美丽.点评余秀华《瓷》( 姊妹篇 )

(2015-02-08 08:08:17)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人性的美丽.点评余秀华《瓷》


新来的朋友请先阅读姊妹篇(上篇 )链接 :    点评《瓷》姊妹篇

 

《瓷》余秀华


我的残疾是被镌刻在瓷瓶上的两条鱼
狭窄的河道里,背道而行

一白一黑的两条鱼
咬不住彼此的尾巴,也咬不住自己的尾巴


黑也要,白也要
我只能哑口无言,不设问,不追问


它们总是在深夜游过瓷瓶上的几条裂缝
对窥见到的东西,绝口不提


假如我是正常的,也同样会被镌刻于此
让人无从抱怨

今天我要说的是,余秀华虽然“读书不多”(?),只上到高二就退学了,但是她却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中国人的文化里,有瓦片不怕瓷器;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有草木之命,有金玉之命;(趟浑水)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也有“碰瓷”的(瓦片故意去碰瓷器,引申为敲诈)。
余秀华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她积极努力进取,然后她认为自己的品性才能达到了“瓷”的程度,而不再是“瓦片”,这一点无疑是先于被别人认可的。所以余秀华用“瓷”作为标题来标明自己的才志气节,但是她仍然是腼腆的,腼腆是一种美德,所谓“知耻近乎勇”,她没有在标题中说自己已经“成器”,没有用“瓷瓶”做标题,腼腆于说自己已修炼成“瓷瓶”这样一个“器”,“瓷瓶”是一个“贵器”。

但是正文第一句,余秀华就提到了这个“瓷瓶”,就是说余秀华自认已经“成器”了,且怀着两个追求的目标,“镌刻”就是深刻,比描绘了彩色图案的“花瓶”深刻,虽然是黑白两色,不及“彩色花瓶”(指其他类型的优秀女性)美丽,但是却比她们深刻。
接下来,作者轻描淡写地写到了“瓷瓶上的几条裂缝”,这裂缝可以代表作者尚未修炼成功,更可以代表作者修炼的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深刻的伤害,几乎被击碎的伤害,恐怕再无法愈合的伤害,这伤害可能来自于“瓷器”主动或被动去撞击“瓦片”--作者同周遭环境的抗争的惨烈。
当一个人平淡述说自己的铭心刻骨的伤疤,就表明她是非常成熟的,“对窥见到的东西,绝口不提
”是指作者不是在述说自己如何受到了伤害,也不是在指责伤害了自己的人和事。这就是很博大的胸襟了。

大器晚成,好事多磨,借此祝贺余秀华女士的成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