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余秀华:仓禀不实亦抖擞
(2015-02-07 08:18:38)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兹事体大,足可一谈。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以一首铿锵有力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位来自湖北农村的女诗人让如同死水般沉寂了多年的诗坛重新泛起了阵阵弥足珍贵的涟漪;终于,她真挚动情的诗篇让哗众取宠、无病呻吟的伪文艺遁了形,让那些疙疙瘩瘩、猥琐蹇促的假诗歌躲闪不及,藏匿不得。
任何艺术,说到底,最能打动人心者莫不来自真善美的震撼。读余秀华的诗,便是如此。她的诗歌来自碰撞,命运的交错碰撞,灵魂与肉体的碰撞,梦想与现实的碰撞,而她的诗歌语言则是撞击后的平静与沉思。“哦,我们都喜欢这光,虽然转瞬即逝/但你还是你/有我一喊就心颤的名字。”(《风吹》)她对于人生的体悟,一方面来自知识的日积月累,另一方面则来自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她冷眼旁观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同时又忍不住对脚下的土地、路边的花草平静地付诸悲悯、热情与赞美。“为了捕捉那些细语般的颤栗,我一次次探头,走神/阳光透过古老的百叶窗,轻描淡写地往下落/香樟树的气味里有蠕动的小花虫/它们的腹部有光,正在完成另一次折射。”(《你说抱着我,如抱着一朵白云》)
在一个文化荒芜、快餐现下的年代,让诗歌重归公众视野,阅读诗歌,关注文化,这自然是一件大有裨益的好事。可别忘了,我们曾是一个诗的国度!
那么,对于余秀华本人呢?
或许,有人会说,名利对人的蛊惑,如今的余秀华自然难免。其实,在我看来,成功未必能影响创作者的心态,一定的经济来源反倒是对她多年困窘生活下坚持不懈应得的补偿。我们该当相信她有对功名的判断与洞察能力。对于这么多天以来人们对其“脑瘫”标签的消费,她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媒体需要这个做宣称,我想成全他们,也想成全自己。但如果你因为我脑瘫,才关注我诗歌,那就是本末倒置。”倒是由于商业以及媒体的原因,一部分势利的读者反而产生错觉。散弹总能击中几颗昏聩的头脑,大可不必于感动之外替人惶惶。
电视荧屏上的余秀华,意想之中的聪敏,却是意料之外的健谈。逻辑清晰,洞明练达,还时不时蹦出几句精简俏皮的话来,质朴而又生动。偶尔,她也会倔强起来,带着诗人特有的敏锐嗅觉。在她的心中,诗歌应该是一生的伙伴,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读她的诗,最让我感动的是她的勇气果敢。这种勇敢,不是所谓对底层生活的对抗以及身体上与疾病的抗衡,而是她对生活的不断探寻,对精神的永恒追索。这种勇气,让无数苟且与偷生汗颜,甚至于在某种层面上对城市斯文产生怀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