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让艺术自由,允许生命有冒犯

(2015-02-06 10:25:59)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让艺术自由,允许生命有冒犯

             欧阳雄东

一首叫做《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小诗,让沉寂多年的中国诗坛,顿时热闹起来。

它的作者,余秀华,从一名不闻到声名大噪,马上当上了作协副主席,这个冬天,她真的很”热“,也很”红“。

有人说这个先天性脑瘫患者,是诗歌天才、她是“中国的狄更森”;有人说她就是个”标题党"。

不管怎么说,关注总比无人理睬好吧?有争议是正常的,热议更说明争议存在的价值。当然,前提是理性的议论。

我读过一些余秀华诗作,有这种感觉:

余秀华的一些诗天马行空、直入生命内核,很原始很率真,有其独到之处;也有不少粗制滥造、极粗俗庸常的东西。不容否认,中国诗歌,很乱,这也是个事实。但是有人说一些诗歌及评论家们的吹捧热炒会“对社会、民族危害更大、更久远 ”,本人却不敢认同。我一向坚持的观点是,不要给文学太多的外加负担,这样会让文学畸形。文学不是政治的附庸,不是特定条件下,要去完成什么使命,要去产生什么作用,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要是抱着这种意识,那显然是高估了文学作品的社会效应,事实上也是“太把文学当回事了”,只会把文学套死或引入歧途。

何况是一首小诗。事实上,当今社会,写作成了大众情人,因环境和条件改变了,而变得很泛化,写作成了个人喧泄的出口,但很多情况下,也是出于一种无意识的表达。以诗歌为例,当今诗坛,写诗的人很多,但流动圈子却很窄,基本上作者就是读者、读者就是作者。这个事实说明,诗歌,只是文学的小份子,是小众情人。没必要”以小放大”,扩散“自恋情结“,写就写吧。

但话又说回来,诗歌,始终是文学艺术中的另一只眼睛,在盯着社会、盯着生活,或正视,或斜视,或仰观、或俯视、都好,写好自己的东西就行了,静观、坚守自己就好。不默不嚣,让文学回归自由、原始、野性的状态。也许,这样就不会纠缠于“纷繁杂芜”了。乱就乱吧!

退一步讲,让艺术自由,允许生命有冒犯,这也是打破体制文学,还文学于原始生命状态的唯一途径。

                                                      2015年2月5日中午草,收入《半月潭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