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腊头驿”里的中国故事

(2015-02-04 09:07:21)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腊头驿”里的中国故事

——读老藤《腊头驿》

梁 海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源于作家对自己熟悉生活的临摹,因为熟悉所以生动,所以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福克纳之于约克纳帕塔法,莫言之于高密,苏童之于“香椿树街”,迟子建之于“额尔古纳河”,莫不如此。当然,这种临摹并不等于复制,不是让现实生活毫发毕现,而是在虚实相生之间,寻找一种隐匿在虚构背后的真实与存在。文学与乡土地域的关系如此,文学与经验生活的关系亦是如此。作为一名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政府官员,老藤对官场的生活显然是熟悉的。他的创作也大多以“官场”为题材,但这些创作绝不是当下所谓的“官场小说”。即使其早期那些晕染着自己亲身经历的作品,也是通过官场书写人生,试图挖掘现实层面下的荒诞性和人生的悲剧性。不像当下许多“官场小说”打着揭露官场阴暗面的幌子,实际上是在兜售“为官之道”,以媚俗的心态津津乐道于官场“指南”。我认为,老藤笔下的官场更像是一座拷问灵魂的“道场”。在这里,欲望与罪恶、阴谋与暗算、堕落与疯狂最终都显得那样微不足道,取而代之的是道德的觉醒,对世界、对存在的深度反思。正因为如此,老藤笔下的人物大都有着内在的、深层的温度和气度,蕴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浓缩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意绪和精神传承。

《腊头驿》是老藤最新的一部力作,也是一部很有中国古典韵味的长篇小说。文本以主人公郑远桥的宦海沉浮作为主线,辅之以与七喜、朱成碧两位女性的情感纠葛,涉及到政治、爱情、友谊、生命与存在等多重主题。文本在叙述中不时插入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音乐文化、酒文化、戏剧文化乃至瓷器文化的元素,给整个故事晕染了一层厚重的底色。当然,这些文化元素的穿插并不是老藤的刻意卖弄。相反,它们往往附着在一些富有象征意蕴的意象中,草蛇灰线般伏隐于字里行间,构建起文本的结构,成为文本叙述的有机合成。其中,腊头驿西施乳就是贯穿于文本的两个重要意象。“腊头驿”是郑远桥的挚友尹五羊经营的一家酒店,专门烹制河豚,酒店的招牌菜就是“西施乳”。这道由河豚鱼白制成的极品美味,味比燕窝,糯软滑爽,甘腻细嫩,人吃了会飘飘欲仙”。然而,享用这种天下至美的代价便是必须要有勇气甘冒生命的风险。品味“西施乳”似乎就是在咀嚼人生的辩证法,胶质研磨的口感传递出的百味杂陈,是需要我们穷尽一生去仔细体味的。而“腊头驿”更像是一座人生十字路口的驿站,何去何从尽在一念之间。郑远桥宦海沉浮与情感生涯中的几次关键性“节点”,无不洒落在“腊头驿”中。这个固定不变的狭小空间承载了郑远桥瞬息万变的人生遭际,“动”与“静”的相互置换彰显出“有闻无声”的境界。人生仿佛就是一条大河,貌似平静的水面下永远都有暗流涌动。

其实,“西施乳”也好,“腊头驿”也好,无不传达着中国古代士人所追求的人生的境界,天高云淡与风起云涌总是纠结为一体的两面,完美的人生就是把握其间的平衡。这是为官之道,也是人生的通达路径,一如隐藏在“尹五羊”这个名字中的玄机。我注意到,《腊头驿》承继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喜好使用意象性人名的传统,小说中的人名往往具有象征或指示意义。如“朱成碧”的名字典出武则天诗语“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思念的背后言说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愫。而“郑远桥”难免让人联想到为官秉公清廉的郑板桥。“尹五羊”的名字典出《庄子·杂篇·庚桑楚》,“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意思是说,精明的商汤王,一旦发现家奴伊尹通晓政治,又爱好烹饪,便提拔他掌管御膳,以其所好笼络他,为我所用;同样,秦穆公听说有个逃亡的战俘名叫百里奚,通晓谋略,被拘禁在楚国,便用五张羊皮买回他,成就了霸业。就商汤而言是顺应自然而动,就秦穆公而论则是善于人为。庄子在此以商汤、秦穆公论“道”,认为只有那种既顺应自然又顺应人为的人,才是真正掌握了人生的大“道”。所以,在文本中,当郑远桥问刚刚高考落榜的尹五羊,将来有什么梦想的时候,尹五羊不假思索地回答:当导演。一个掂大勺的厨子想要当导演,似乎带有痴人说梦的味道。然而,恰恰是这个尹五羊不仅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得井井有条,而且还扮演了郑远桥人生导演的角色,他是以庖厨之道明治国之理,总能在自然与人为之间穿梭自如,游刃有余。他让“腊头驿”作为片场去演绎郑远桥的宦海风云。其中,每一次貌似自然而然的饭局,其实都离不开尹五羊的精心策划。老项、乔老爷、老黄、戴老……在推杯换盏之间,郑远桥的仕途越走越顺。当然,难免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但一旦找到自然与人为之间那一点微妙的平衡,便会柳暗花明,峰回路转。显然,将伊尹、百里奚融为一体的尹五羊,在一定意义上,集聚了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理想人格,将“有为”和“无为”翻弄于股掌之间。可以说,顺应了自然之道的“无为”便是真正的“有为”。

其实,不仅仕途,情感亦是如此。郑远桥与初恋情人朱成碧,看似郎才女貌,却阴错阳差,“看朱成碧”。美貌惊人的朱成碧偏偏嫁给了其貌不扬的尹五羊。然而,错位的背后却又是那样的自然。试想,与中正、淡定、充满理性,又略显刻板的官员郑远桥相比,善于五味调和的厨子尹五羊难道不是更适合美丽而好吃的朱成碧吗?如果说朱成碧对于郑远桥而言是“伊人在水”,那么七喜就是现实中的另一个更为真实的朱成碧。然而,重情重义的七喜,为了帮助郑远桥“咸鱼翻身”,最终也与郑远桥失之交臂。或许,这就是人生,总是在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中演绎着一种不完美的缺憾。

我想,无论是精彩动人的故事,还是中国古典泼墨山水中散点透视的结构,抑或意象铺排出的叙事,《腊头驿》都蕴藉着“中国故事”特有的味道。我知道,多年以前,老藤就写过一部《儒学笔记》,尽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今,热爱并且深谙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老藤,在《腊头驿》中讲述的这个略带伤感的中国故事,再一次让我们触摸到了中国传统文化那个圆润的内核。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