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个人的阅读史——散文文本典藏
(2015-01-29 08:19:51)
标签:
转载 |
分类: 自由转载 |
一个人的阅读史——散文文本典藏
民国时期
林语堂(1895,北平):《有不为》(载《林语堂散文》)
徐志摩(1896,北平):《巴黎的鳞爪》(载《欧游记趣》文集)
沈从文:(1902,北平):《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载《沈从文散文》)
林徽音(1904,女,北平):《彼此》(载《一片阳光:林徽因散文选》)
张爱玲(1920,女,上海):《私语》(原载《天地》)
黄永玉(1924,上海):《音乐外行札记》(载《雅人乐话》文集)
余光中(1928,台湾台北):《我的四个假想敌》(原载《台港文学选刊》)
30后
王充闾(1935,辽宁沈阳):《驯心》(原载《中华散文》)
40后
高行健:(1940,法国巴黎):《文学的理由》(原载《高行健随笔集》)
董桥(1942,中国香港):《中年是下午茶》(原载《随笔》)
刘心武(1942,北京):《听得见冰吼的小屋》(载《空间感》文集)
李存葆(1942,北京):《钻石与命运的对话》(原载《人民文学》)
周
张承志(1948,北京):《与草枯荣》(载《朔方》)
黄一鸾(1948,四川成都):《面具与灵魂》(载《散文》)
50后
周佩红(1951,女,上海):《身体的女人》(原载《作家》)
赵丽宏(1952,上海):《日晷之影》[载《赵丽宏散文自选集》]
贾平凹(1952,陕西西安):《房子是囚人的》(载《美文》)
韩少功(1949,海南海口):《人在江湖》(载《文学界》)
钟
郑云云(1953,江西南昌):《作瓷手记》(原载〈散文〉)
于
刘烨园(1954,山东济南):《不止一个四季》(原载《清明》)
唐
刘元举((1954,辽宁沈阳):《原谅城市(原载《人民文学》)
蒋子丹(1954,女海南海口):《遐想死亡》(原载《作家》)
莫
筱
翟永明(1955,女,四川成都):《女儿墙》(原载《今天》)
林白(1958,女,北京):《秘密之花》(载《林白散文集)
人邻 (1958,甘肃兰州):《马蒂斯线条》(载《天涯》)
张亚丽(1958,女,广东深圳):《京城的告密》(原载《北京文学》)
鲍尔吉·原野(1958,辽宁沈阳):《譬如朝露》(原载《啄木鸟》)
李汉荣(1958,陕西汉中):《与天地精神往来》(原载《散文》)
李蔚红 (1958,女,山东济南):《女人的潮汐》(原载《中华散文》)
宁
60后
苇岸(1960,北京):《大地上的事情》(原载《文学界》)
张锐锋(1960,山西太原):《河水的变奏》(原载《山花》)
冯秋子(1960,女,北京):《我跳舞,因为我悲伤》(原载《人民文学》)
余
朱鸿(1960,陕西西安):《一次没有表白的爱情》(原载《北京文学》)
王陆(1960,辽宁大连)《1978之恋》(原载〈散文〉)
燕华君(1960,江苏苏州):《尘埃上的花朵》(原载〈散文〉)
嘎玛丹增(1960,四川成都):《等待雨落》(原载《天涯》)
庞培(1962,江苏江阴):《童年册页》(原载《西湖》)
陈染(1962,女北京):《孤独的能力》(载《时光倒流--陈染散文集》)
熊育群(1962,广东广州):《春天的十二条河流》(原载《人民文学》)
彭程(1963,北京):《在母语中生存》(原载《名作鉴赏》)
凸凹(1963,北京):《故乡永在》(原载《长城》)
汗漫(1963,北京):《直起身来,看见船帆和大海》(原载《人民文学》)
车前子(1963,北京):《明月前身》(原载《东方艺术》)
徐迅(1963,北京):《一个人的河流》(原载《人民文学》)
张燕玲(1963,女,广西南宁):《此岸,彼岸》(原载《广西文学》)
赵
苏童(1964,江苏南京):《河流的秘密》(原载《人民文学》)
李敬泽(1964,北京):《颜色的名字》(原载《北京文学》)
格
迟子建(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我对黑暗的柔情》(原载《文汇报》)
朝
萧春雷(1964,福建厦门):虫子们(原载《人民文学》)
蒋
王开林(1965,湖南长沙):《远方的岛》(原载《十月》)
阿贝尔(1965,四川平武):《时间的苔痕》(原载《大家》)
胡明刚(1965,浙江天台):《柏林月光》(原载新散文论坛)
李家淳(1965,广东深圳)《大地的清音》(原载《天涯》)
洁
赵建英(1966,山东东营):《天空的形状》(原载《散文》)
葛水平(1966,山西长治):《河流带走了两岸》(原载《美文》)
安
杜
姚雪雪(1967,江西南昌):《月亮月亮跟我走》(原载《当代》)
指
陈元武(1967,福建福州):《虚拟的茶》(原载《散文海外版》)
詹文格(1967,广东东莞):《在俗世中行走》(原载《北京文学》)
祝
黑
周晓枫(1969,女,北京):《你的身体是个仙境》(原载《人民文学》)
王开岭(1969,北京):《精神明亮的人》(原载《散文》);
70后
范晓波(1970,江西南昌):《正版的春天》(原载《散文》)
傅
冯
周
谢宗玉(1972年,湖南长沙):《草药年代》(原载《天涯》)
桂
玄
乔
王
陈洪金(1972,云南丽江):《乡村:忧伤的河流与屋檐》(原载《散文》)
钱红丽(1972,女,安微合肥):《本草有道》(原载《文苑》)
杨献平(1973,四川成都):《身体的梦魇》(原载《作品》)
鲁
东
塞
江少宾(1974,安徽合肥)《爱着你的苦难》(原载《安徽文学》)
王月鹏(1974,山东烟台):《一个村庄的消逝》(原载《天涯》)
李修文(1975,湖北武汉)《荆州:劫难与花朵》(原载《文汇报》)
周洁茹 (1976,女,中国香港):《天使有了欲望》(原载《青年文学》)
刘宏伟(1977,北京):《沉没的老城》(原载《中国作家》)
盛
宋唯唯(1978,女,广东深圳):《开在时光墟落上的花朵》(原载《岁月》)
杜怀超(1978,江苏泗阳):《苍耳:消失或重现》(原载《北京文学》)
李
80后
郑小琼(1980,女,广东广州):《夜晚的深度》(原载《作品》)
蔡
张悦然(1982,女,山东济南):《月圆之夜及其他》(原载《人民文学》)
马小淘(1982,女,北京):《衣说》(原载《人民文学》)
刘汉斌(1982,宁夏银川
郭敬明(1983,上海):《以黑夜为界》(原载《文苑》)
纳兰妙殊(1984,女,北京):《从透明到灰烬》(原载《人民文学》)
李
蒋方舟(1989,女,北京):《审判童年》(原载《人民文学》)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