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卢江良时评:《“脑瘫诗人”被恶炒之后谁“埋单”?》

(2015-01-27 12:53:18)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脑瘫诗人”被恶炒之后谁“埋单”?

 

□卢江良

 

近日,随着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络“病毒般蔓延”,一位写了16年诗的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的湖北钟祥市石排镇横店村农妇余秀华,以及她的诗歌,在微信圈中被反复传递,并迅速让人熟知与谈论,使其于一夜之间成为了热门话题。

在余秀华爆红后的几天里,她家的院子挤满了采访的记者、摄像,出版社编辑,还有慰问的领导,以致于让她有些抵触“外界突如其来的对诗的热捧,还有伴随在这热捧之后的猎奇”,在朋友圈里说:“对诗歌而言,这样的关注度实在不应该,超过事情本身都是危险的。”

作为一名脑瘫者,余秀华说话时模糊不清,摇头晃脑,走路和打字时感觉很费力,按她自己的话说:“这对学习、工作、婚姻都带来了影响。”但她在这般困境中,于2009年起写诗,到目前已写了2000多首诗,作为一个励志典型或一种奇迹被宣传报道,倒也无非厚议。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原本是一种新闻现象,却被大肆炒作成了文化景观。先是《诗刊》于去年9月号冠名“脑瘫诗人”进行推广,随即有学者将其捧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美国伟大诗人之一),后来有人干脆鼓吹:在不久的将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真的不无可能。

那么,余秀华的作品到底如何?诗人沈浩波说:“仅就诗歌而言,余秀华写得并不好,没有艺术高度。”《红岩》文学杂志常务副总编、诗人欧阳斌则认为:“她还是有一定的诗歌天赋、素养的,但从目前已经发表的作品看,余秀华给我的感觉最大的问题是,模仿写作。”

可就是这样一位作者,在文学图书特别是诗歌集出版异常艰难的当下,时隔一周,她的两本新书就开售了,分别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和广西师大出版社运作的,打的都是“即将上市”的宣传语,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的那本副标题里还加上了“首印上万册,哪怕亏本也要出”。

“脑瘫诗人”为何如此被卖力吆喝?说破了,都是为了分一杯利益的羹——《诗刊》冠名“脑瘫诗人”,明显借此吸引读者眼球,增加来年的征订量;学者和诗人的狂吹,无非是提高自身知名度,争夺界内的话语权;而出版社的蜂拥而上,更是将其视作了一株“摇钱树”。

而类似现象,在此之前,其实并不罕见。且不说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的凤姐,也不说自我标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芙蓉姐姐,就是前不久,靠写“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的“废话体诗人”乌青不也红遍了网络?

显然,在这些卖力吆喝的背后,无不潜藏着利益的“阴谋”。这就非常值得我们警惕!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文化总是让利益绑架,那么真正优秀的作品就会被无端遮避。如此一来,我们还怎么指望让优秀的作品更好地介入并影响公众生活、积极地传播文化正能量呢?

 

2015.1.26于杭州武林门

 

 

[转载]卢江良时评:《“脑瘫诗人”被恶炒之后谁“埋单”?》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mrsb/html/2015-01/27/content_1889417.htm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