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出版质量高企,令人对新一年的阅读有了更多期待。
书的质量越来越好,则与普通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从而由大众消费品转向精神奢侈品,这就顺应了市场空间不断缩减的大趋势。从做多到做精,从薄利多销到做足每本的价值,也许纸质书最终会被边缘化,关键看这个边缘是在高端,还是在低端。
打造高端,需要的是品牌、投入和话语权。但现实是,出版业在此难有作为。
从品牌看,一个出版社被读者认可了,往往意味着管控将更严,对知识生产的约束将更多,不得不放弃很多好选题,这些年来优秀出版单位总是口碑刚起,便迅速被打回平庸。
从投入看,这些年来看得见的手屡有动作,虽涂改了相关企业的市值,对出版本身帮助却不大,许多资金转向出版基地建设,出版人变成了房地产商,成为泡沫狂欢的参与者。这番游戏的最大弊端在于让原本脆弱的市场更加失衡,小鱼被吃尽后,到处都是有背景而笨拙的大鱼,竞争与活力反而被没收了。
从话语权看,知识话语从来没能成为单独的力量,它最多只是附庸,能横跨两道的才会纵横捭阖,真正的专业者反而被屏蔽在外。太多的投机,太少的工匠精神,大家都是炒作者,捞一把就跑,结果是有坚持者也被拉下水。
无法走上高端,所以出版业仍然是销量定乾坤,所谓人才,指的是能卖出真金白银的人,而非那些积累与沉潜的人,当出畅销书也变成了一种荣誉,可知我们的阅读已败坏到怎样的地步。
久不遇甘霖,则干旱就成了常态;久不尝美味,糠糟就成了享受。沉浸在没有批评、没有怀疑、没有痛感的氛围中,一个社会注定走向腐败,可哪一次麻木不仁,最终不以痛彻心肺而结束?
扼杀今天的,就会丧失明天,只是这样浅显的道理常常被忽略,所以才有这么多的意外,这么多的肤浅,这么多的不可思议。
感谢2014年的丰富,期待2015年会有更多的好书,在这个看不到方向、到处是挫折、内心充满惶惑的跋涉中,我们总该有一种信心: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是好东西,注定不会被长期埋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