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自由评论
自由评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8,65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侯随笔:读书人说读书

(2014-12-12 11:10:36)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转载]老侯随笔:读书人说读书

读书人说读书

侯德云

老侯喜欢这样向别人介绍自己:“读书人,品书人。作家。”这介绍里,一个标点都不能动,谁动,老侯跟谁急。熟悉老侯的人都知道,这家伙无一日不读书,平均来说,每天阅读不少于四个小时。读到这个份上,说自己是读书人,大概不算过分吧?而真正的读书人,都是品书人。这话要言传,需要很长的篇幅,看官会意即可,不必展开说去。

老侯在这里要谈谈读书的话题。不说学习,只说读书。一说学习,老侯立马想到课堂,想到考试,想到学士硕士博士。这感觉很不好。老侯年轻的时候,特别不擅长考试,考到最后,美梦破灭,连北大的门都找不着,至今心里恨恨。说读书不一样。在老侯看来,读书是课堂以外的事,没有老师,也没有校长,没人强迫你背诵“中心思想”,也不需要分析“段落大意”……最重要的,是没有考试。什么北大南大东大西大,统统退位,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老侯喜欢干净,不想用文凭之类的东西弄脏自己。

老侯读书,起初是不自觉。无聊嘛,找本书读读,消遣而已。那是学生时代的事。一边在课堂学习,一边在课外读书。后来某一天,从书中受到启发,不自觉陡然变成自觉,一直自觉到如今。屈指算来,足足二十年。

二十年前的19941月,有一件大事发生。对老侯是大事,对别人可能是小事,也可能不是事。这件大事是,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汪曾祺文集》四卷,分小说、散文、文论三类,小说两卷,其它各一卷。当年的小侯,在5月份读到这套书,读得如醉如痴,其中的“文论卷”成为小侯的最爱。最爱中的最爱,是汪老的一篇文章,《人之所以为人》,副标题是“读《棋王》笔记”。《棋王》是作家阿城的小说名作。汪老在文章中,特别提到《棋王》里的主角王一生对下棋的看法:“我迷象棋。一下棋,就什么都忘了。待在棋里舒服。”紧跟着这段引文,汪老说:“人总要待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实证自己的存在,切实掂量出自己的价值。”之后再次引用王一生赢得连环棋战之后,呜呜哭着说出的一段话:“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

小侯被这一段文字给震了。放下书,出门,沿着田间小路漫步,不知不觉走到一个小山包上。在山顶,小侯下定决心,这辈子,一定得待在一种东西里边,活出一个人的模样来。那个东西是什么?我不说你也知道,是书。小侯是想用读书的方式来成全自己啊。小家伙,不傻。

人生的转折点就在这里。1994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小侯在辽南的小山包上跺了一下脚,从此变成了一个自觉的读书人。当小侯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满眼的山花,顿时绽放开来,好一派锦绣的春天景象。

从此埋头读来读去。一读二十年,小侯变成了老侯,还在读。再读二十年,再再读二十年,都毫无悬念。生命不息,读书不止,这辈子,老侯就这样活。这事没有商量余地,就这么定了。按虚构人物王一生的说辞,“人还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老侯“有点东西”么?有。那点东西,叫读书心得。老侯认一个歪理,看在眼里,吃在嘴里,握在手里,抱在怀里,揣在兜里,都不叫“得”,能融化在心里,才是真“得”。

是书的滋养,让老侯的精神面貌,终于有了一点人的样子。这点自信,老侯还是有的,而且还将自信下去。人生三大块,政治,经济,文化,人的精神面貌,跟政治地位、经济含量无关,是靠肥沃的文化土壤来塑造的。老侯早就知道,精神面貌丑陋与否,是人与走兽的分界所在。这话说得严肃。这是大问题,事关人类尊严,容不得老侯嬉皮笑脸。

老侯读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段,读小说为主。这一段,从学生时代开始,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详情写在《我读我思》(收入随笔集《寂寞的书》,作家出版社20144月出版)一文中,这里不啰嗦。第二段,读随笔为主,特别是老年人的随笔。详情写在《老年文章》(收入随笔集《寂寞的书》)一文中,这里也不啰嗦。只说一句,随笔的知识和智慧含量,是可以俯视小说的。第三段,读学术著作为主,特别是晚清以降的历史著作。这段时间最短也最长。说最短,是至今才六七年时间。说最长,是以后还会读下去,读多少年,不知道。老侯随笔集《那时候我们长尾巴》(大连出版社201410月出版)里边,收录不少谈论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文章,就是这一阶段的读书心得,当然不是全部心得。

读书的好处,不仅仅是让老侯跻身于作家的丛林。老侯自己都没拿作家当回事,哪敢指望别人前来恭敬。何况,老侯这个“作家”,有假冒伪劣的嫌疑。老侯心里清楚,真正的写作还没有开始,以往出版的十几本小书,只能算是习作,是一个真正作家的“早期作品”。哪个作家会对自己的早期作品津津乐道呢?

读书的好处,老侯都写在《我和书》(随笔集《寂寞的书》代序)一文中了,都是引用晚明文章大家袁中郎的话来说的。简要说来,有四点:一是“不受瞒”,也就是不被假象所蒙蔽,这世上假象太多,想一眼洞穿,非读书不可;二是可以“应世”,顺应时代潮流,做力所能及的事;三是可以“济世”,做点对社会有贡献的事;四是可以“出世”,知道在什么样的历史节点上,做个清醒的旁观者。有这四条垫底,人就活得自在。看官你想想看,是也不是?

有句话,老侯以前说过,现在重复一遍,以示强调:人世间有一种只赚不赔的“买卖”,就是读书。

人物名片…

  侯德云

  1966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小说、散文随笔集十三部,主编各种文集三十余部。早年致力于微型小说写作,微型小说集《似我非我》收入中国微经典丛书。近年以散文随笔写作为主,是全国多家报刊签约作家、专栏作家。现供职于瓦房店市文联。

 

 (载2014年12月11日《新商报》,发表时标题更改为《不说学习,只说读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