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 梅: 无用是本心

(2014-12-04 19:14:13)
标签:

文化

分类: 自由典藏
陆 梅: <wbr>无用是本心

 

无用是本心

 

作者:陆 梅   原载:《文学报》2014年12月4日第9版  

  近来对文学杂志越发的失了信心。翻开目录,眼见着都还琳琅,可细读下去,真有浪费时间之叹。讲话方式、叙述表情、人物的口吻和见解……都是那么相像。不看名字,你简直可以从这一篇串读到那一篇。一个操持文字的人,源源不断写再多的作品,如果没有了自己的人物、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表述,那还有什么意义?
  好在有潘向黎、有叶弥这样的作家!她们的文字真好啊,小说、散文,一样的清风明月,干净透亮。我只能一颗一颗读,一句一句品,生怕遗漏了随处可见的精彩。
  恰此时,收到潘向黎新书《无用是本心》。系柳鸣九主编海天社“本色文丛”一种。书系中另有邵燕祥、谢冕、肖复兴诸家。柳鸣九将之归为“有学者底蕴的作家”。潘向黎是诸家中年轻的一位。不论其他,仅两部写茶和古诗的随笔集《茶可道》、《看诗不分明》,潘向黎当得起这一美誉。———自然,那和她无干。
  她是那样一个人,“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不要有用,不求成功。———如果一定要给生活和写作安排一个位置,那么生活肯定在前,“我甚至几乎从不在晚上写作,因为要和家人隆重地吃晚饭,晚饭后要喝茶聊天,还有,不愿意影响睡眠……”
  那么写作呢?———一定与生计无关。“我可以不写什么,但是我肯定会终生阅读文学作品,也就是说,我随时可以放弃写作者的身份,只以读者的身份亲近文学。”
  就此生活观,足可引为同道。当然我们早就是好友了。所以可以这样说:相逢这样的同道,真是我的幸。
  其实更喜欢潘向黎的小说。这里单说散文。留在脑海里的印象:从容、性情、静美、书卷气,如秋水、如清茶。此番细读(部分是重读),唤起我不一般的体验,真是心神激荡、清气四溢!就像是做了一场心灵SPA,身体轻盈,眼神透亮。毛孔舒张着,一点点的若有所思。一切都刚刚好。一个智者,以轻触微温的方式,传达给你美的信仰和对美的感动。
  向黎写人,妙趣横生、机锋处处(《似这般分明响亮———丁帆先生印象记》)、《闲话毕飞宇》;写记游(《有所思,所思在长安》、《金陵散记》),笔致生动,古诗文信手拈来,一点不掉书袋。这让我想起黑塞一句话:“因为学会了看,从此世界变美了。”她也写过往的留学生活、写家父、写花事……一切入她笔的日常,都带着她的印迹,影响到你内心。
  柳鸣九说散文要有心智。有心智的散文就怕掉书袋。文章密实、援引多多,智是智了,却少了一道“门帘子”———向黎是深谙帘子的适度间隔带来的轻和盈的。她曾以“茶与古诗———日常中的两道帘”为题,在思南读书会上和读者分享感受:“宁静那么好,但是并不是随时随地获得的,我们有时候需要一个帘子。饮茶也好,读古诗也好,我们可以把它们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两道帘子。”
  向黎,你说得对,文学与生计无关,守住本心,安于无用。一直这样“纯粹”下去吧,你不会让我们失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