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  道: 对症下书

(2014-11-14 07:43:15)
标签:

文化

分类: 自由典藏

远 <wbr> <wbr>道: <wbr>对症下书

 

对症下书

  

作者:远    原载:《北京青年报》2014年11月14日第D1版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某个不爱学习的少年,巧遇神仙,临到考试把教科书、习题集一页一页撕了吃下去,书就会背了,题也会做了,俨然学霸了……大意如此,最终的结果忘记了,估计这个少年会得到教训吧。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在于“吃书”,把书当药吃,治疗厌学症——看上去很荒唐,但如果真的有人认为书有药效,书能治病呢?

    他们并不是张悟本之类的“神医”,而多半是图书馆工作者。他们所说的书,并非什么医方药典,而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包括心理自助书,也有许多文学书,但需“对症下药”,有所选择,他们称之为“阅读疗法”。在心理治疗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一些图书馆、阅读机构已经开始与医疗部门合作,为患者开列精心挑选的“图书处方”。

    阅读能舒缓情绪,抚慰心灵,这是通常的认识。但读书对于心理疾患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整日面对患者的心理咨询师对阅读疗法的态度,就不尽相同。

    书既能“治病”,也能“致病”——看书看到痴狂,写作写到分裂的例子,我们也能举出很多,特别是诗人、作家、哲学家、艺术家,人类精神世界最迷人的巅峰,其实经常被一些疯子占据。北师大的一位教授带着学生调研了十位精神病患者,试图了解文学与精神病之间的关系——这是阅读、写作与疾病的另一面。

    阅读是精神活动,读书也就和人的精神状态有不解之缘。至于书究竟是“治病”还是“致病”,恐怕因人而异——病根在人,不在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