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自由评论
自由评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3,588
  • 关注人气:2,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警惕文学躁动症

(2014-10-09 08:19:24)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原文地址:警惕文学躁动症作者:云南萧然

警惕文学躁动症

文/萧然

 

    10月8日,影白动身赴三亚,参加诗刊社第30届青春诗会,小说家李发强先生发微信,祝贺影白。说昭通是诗国,先后有樊忠慰、雷平阳、王单单、影白四人赴此盛会,全国罕见。我跟帖说,“还有后来者,这个刺激太大了。只希望大家都能平常心对待,凡事不可太过刻意,方能精进。”同日,杨超先生在腾讯网文化版块发文,预测“莫言之后,哪些中国作家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列举阎连科、北岛、李锐、余华、苏童、贾平凹、阿来七位作家。仿佛一时,中国成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摇篮,让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文坛的秋天,沃土上稻谷一片金黄。由此及彼,我自然想到了鲁迅先生的话:“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鲁迅先生或许是谦虚,但这句话,发人深省。我老家有句俗语,叫做“看见人家吃饭喉咙痒,看见人家屙尿眼泪淌。”大抵说的就是这种妄求般的不安,我把它称之为“文学躁动症”。

    我不反对社会给予我们以荣誉。当我们奋斗多年,能够得到别人的一声肯定,至少也是安慰。坐得住冷板凳的,毕竟是少数人。至于等其死后才承认价值,于社会而言,似乎又显得苍凉冷漠了些。我想说的是,做人做文,率真是最重要的。率是流露,真是本色,自自然然。倘若我们要挤压,发出幼童般的叫喊,或者咧着豁嘴,展现少女般的笑容,除了引得看客们哈哈一笑,稀稀拉拉来点掌声,别无是处。我知道,这个时代,浮躁是难免的。有众多机会让你露脸,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让你露脸,想露脸的人,自然就多了起来。露脸的人一多,赏心悦目者有,不堪入目者也有,于是乎,终于露脸了一回,名动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今非昔比,以后,除了“一般人儿我不告诉他”,大家都知道你是谁谁谁了!

    前些天在昭通,与朋友梁广聊天,说些古时候文人的事。我说古人写作,没有露脸的诱惑,率性而作,自然抒得出些真情。梁广说,所以,那时候能流传下来的,都是好文章。在时间的长河里淘,谁都无可避免地要被淹没,没有不朽的神话,包括如某人所言的作品替他活着。然而,想不朽,为人之常情,只要质地过硬,长存千年,应该是做得到的。但这与露脸有什么关系呢?露脸是一会儿的事情。一会儿之后,别人上场,也是露脸。个个要露,只好让脸重叠着脸,脸挨并着脸,你方唱罢我登场,挤压成奇奇怪怪的脸的海洋,最后,都随流水东去矣。何况,有人台上一张脸,台下一张脸,更有变脸的绝活,那么,所谓露脸,也就成了欺世盗名的把戏了。文学是拒绝欺世盗名的。写作者没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毅力与性情,没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技艺与力道,光靠露脸进而不朽,只是自欺欺人罢了。那么,露脸何为?混个脸熟、博取虚名吧。中国社会有熟人的传统,脸熟了,名大了,以后行动,事半功倍,如此而已。

    樊忠慰、雷平阳、王单单、影白实至名归,靠的是作品。阎连科、北岛、李锐、余华、苏童、贾平凹、阿来如果也被诺贝尔大奖青睐,文本摆在那里,世人都看得见。但是,其他写作者因此而受了影响,把“青春诗会”当作成仙的道场,把诺贝尔大奖视为封神的榜文,写作的目的,俱都指向那里,只彼一家,写作的道路必然成为畏途,寂寂然悬挂在半空中,云深不知处,叫人难免深感惶恐了。至于五花八门的会、千奇百怪的奖,构成文坛的盛事,居上的坛主们笑,得胜的坛兵们也笑,仿佛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乐此不彼,堪称景象。周瑜不打,反奖黄盖,但愿,他们都没有心怀鬼胎!

    沽名钓誉的为露脸的躁动的写作,不亦邪乎?《易传》有云:“闲邪存其诚”。我想,写作者应该警惕它!诗人们、作家们也应该防范它!

 

                                                                       2014-10-8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