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上海获奖作品: 靠作品说话 展现文学实力

标签:
文化 |
分类: 自由点击 |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上海获奖作品座谈会举行
靠作品说话 展现文学实力
■作者:《文汇读书周报》记者蒋楚婷报道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9月26日第2版
程德培坚持文学评论写作三十余年,这次几乎以全票获奖,他表示,对于没有上过大学的自己,《上海文学》 和上海作协就是母校。他还感谢了已故的评论家李子云,“她的鼓励和苛刻要求让我受益终身”。理工科专业出身的滕肖澜写作也有十三年,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她要用写作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张新颖认为,教书和写作让他内心愉悦和平静,而且这种“平静是长期的,愉悦可以持久”,他庆幸自己的爱好和职业能够统一。
对获奖结果,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汪澜表示,这体现了对获奖者个人的认可,不仅是对他们的作品,也是对他们整体创作成就的认可; 同时也显示了对获奖者所代表的上海文学人才队伍总体实力和影响力的认可。鲁迅文学奖评委孙甘露也认为,这是给上海文学创作的一个积极评价,是对上海文学创作这些年努力的一个肯定。鲁迅文学奖另一位评委王鸿生则套用了一句诗来总结:获奖或不获奖,上海的整体实力就放在那儿。他表示,“不管外面有什么传闻,鲁奖有什么猫腻,但是我的体会是公正的”,他说每一位评委是一个独立的参评人,最后还是要靠作品说话,所以他觉得上海的获奖作品都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