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埃尔·阿苏里:“文学奖的地位靠获奖作品的质量树立起来”

(2014-09-06 22:40:35)
标签:

文化

分类: 自由典藏

埃尔·阿苏里:“文学奖的地位靠获奖作品的质量树立起来”

 

“文学奖的地位靠获奖作品的质量树立起来”

 
 
作者:羊城晚报记者何晶      原载:《羊城晚报》2014年9月5日第B4版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images/2014-09/05/B04/res29_attpic_brief.jpg

                              龚古尔奖评委皮埃尔.阿苏里

    

        近日,一场关于文学奖的对谈在上海思南公馆·思南文学之家举行。对谈嘉宾是法国传记作家、法国《读书》杂志前主编、龚古尔奖评委皮埃尔·阿苏里,美国作家罗伯特·奥伦·巴特勒,上海九久读书人编辑彭伦担任主持人,复旦大学英文系教师金雯担任翻译。

  法国每年授出两千多种文学奖

  皮埃尔·阿苏里说,法国每年要授出的文学奖有两千多种,有的发奖金,有的也许只有一瓶酒作为奖励。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文学奖可以帮助他们对书籍质量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过他也说,一些大奖会对作者产生负面作用。“如果你在很年轻的时候得了大奖,也许之后的整个创作生涯都会背上很重的心理负担,你会因此受到很大的阻碍,有了心理包袱就很难创造出水平非常高的作品。”阿苏里说。

  巴特勒也认为文学奖对读者有好处。“生活在电子信息的时代,批评家的数量增加了,但权威的批评家越来越难以辨认。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奖就成为了坐标,为读者判断作品的价值起引导作用。”他补充说,获奖者除了金钱上的收获,很大可能会得到教学机构的认可,他们会设立讲习教授的职位授予获奖作家,而这个职位的教学负担是非常轻的。“比如我得了普利策奖之后,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获得教职,他们只要求你上两门课,但工资相当高,我在获得这个职位之后,写了11本书,足以看出我是多么清闲。”

  彭伦则用多如牛毛形容美国的文学奖项,“可能每个作家身上都贴着某种奖项或提名奖的标签”。

  文学奖评委应充满独立性

  阿苏里说,龚古尔文学奖的历史已经一百多年,和诺贝尔文学奖一样悠久。“重要的龚古尔奖的评委会眼光非常好,他们曾经犯过错误,有时只看作者本身,而忽略了作品质量。比如1950年代,一些没有名气的作者没有得奖,到1980年代有名了,得了奖,但作品质量可能是不如早前的。”阿苏里说,总体来说,龚古尔奖的质量靠获奖作品的质量树立起来了。在法国,有些人可能一年只买一本书,作为圣诞礼物,极大可能是选择获得龚古尔奖的作品,如果他们连续几年发现作品让人不满意,那可能会对这个奖产生质疑。

  但文学奖要起到这样的标杆作用,首先得保证自己的权威性。阿苏里说,无论评奖体系是否优越,首先可以肯定龚古尔奖的评委的确是充满独立性的。他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评委中有人跟出版社有瓜葛,他们可能会代表某个出版社的利益。但现在这个情况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有了一个道德准则——反对评委和出版界过多联系。”他说,法国出版界很小,评委认识大多数的作家和书评人。几年前有一位著名的出版社编辑给每个评委寄了该出版社销量最好的一本书,并写信许以承诺,但评委们把书都寄还给他了,说这是对我们的侮辱。“所以现在也没什么出版社会这么做了。”

  而普利策小说奖每年设有三个初选评委,都是作家或批评家,他们每人从书海中选出一本书,寄给普利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共18个人,基本都是新闻从业者,他们从三本书中挑选最终的获奖者。初选评委每年更换,咨询委员会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七八年时间才会更换。龚古尔奖的评审委员会则是较为固定的10个人,每年8月大家会通信交流最初的印象,9月开始聚会讨论和投票,到11月宣布获奖作品。

  普利策小说奖也存在偶然性

  虽然流程相对来说比较公开透明,但巴特勒也承认,即便是普利策小说奖,也有偶然性,他拿自己的获奖经历为例。当他推出第七本作品《奇山飘香》时,出版商安排他做全国巡回演讲,其中一间是在西雅图的艾略特海湾书店。当时是三月份的一个夜晚,只有6名读者出席了朗读会,但他还是鼓足精神为他们朗读,并给店里所有的《奇山飘香》都签了名。第二天,有位作家来到店里,正好翻到了这本书,并买走了一本。而这个人,就是当年的三位初选评委之一查尔斯·约翰逊,查尔斯那年推荐的正是《奇山飘香》。巴特勒说,如果当时自己没有去这家书店演讲,也许就根本没有得奖的机会,“我是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的,但也很可能与它失之交臂。”

  巴特勒说,因为普利策小说奖的初选评委每年要换,导致评委其实只有6个月的时间读书。而且评委只有一年的评选经历,不像龚古尔奖的评委,长时间浸润在阅读和评奖的文化中,直觉可能也会差一些。“有些人当上评委后会想纠正以前评委犯的错误,也有人会推广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家,都会有一些自己的主张,不能完全与‘文学的政治’绝缘。”阿苏里则说,法国龚古尔奖的评委也不可能读过当年出版的所有作品,但有个弥补的方法是,他们会在8月底到11月之间阅读所有的书评,看看评委们遗漏了什么,这样就不至于错过当年真正的杰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