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周啸天获“鲁奖”云南作家怎么看?

(2014-08-28 08:25:08)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周啸天获“鲁奖”    云南作家怎么看?

        

                                                             云南政协报记者  

 

     鲁迅文学奖到底该以什么作为评奖标准?需具备哪些条件?”本来,这些非常浅显的道理和属于常识性的东西,却因为近期出炉的令人大跌眼镜的鲁迅文学奖(诗歌)评奖结果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果真是搞不懂了。这样的鲁迅文学奖还有意义吗?”人们在困惑之余,更多的是质疑和不满。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的旧体诗(有人说是古风)《将进茶》,近期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这件东西获奖,受到舆论质疑和批评,引起广泛争议。
  有人认为,周啸天获“鲁奖”,不仅愚弄了中国文学,更是对人们智商的侮辱。难怪作家方方忍不住感叹:“这样的诗获得鲁迅文学奖,真是个笑话。
  那么,作为云南文学圈内之人,又是如何看待周啸天《将进茶》获“鲁奖”的呢?

  云南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红昆说:“作为体制内的人,下属不好评价评委们评出的东西。
  云南作家、诗人、《边疆文学》原主编、曾任鲁迅文学奖评委的张永权说:“鲁迅文学奖尤其是诗歌奖,每一届争议都比较大,批评的声音很多。从个人的爱好阅读来讲,周啸天获奖的诗歌《将进茶》(旧体诗),其古典诗词的格律、平仄、音韵、意境、构思等方面,显得有些随便,作为个人来说,不太喜欢。

  张永权说,现在对评奖有一些争议和质疑的声音,敢于批评,这是好现象。评委会应该加以重视,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云南作家、诗人、旧体诗研究专家郑千山则说:“周啸天的旧体诗《将进茶》,我个人觉得更像是顺口溜,有点搞笑。这种东西能获‘鲁奖’,我认为问题出在评奖机制本身。但最主要的问题是长期以来传统文化被边缘化。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很多担任评委的著名作家、诗人根本不懂旧体诗的基本常识,对旧体诗鉴赏能力日益下降,这是很可悲的。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旧体诗美在哪里?常识告诉我们,旧体诗讲究音韵美、结构美、建筑美,讲究平仄联对,但对于很多评委而言,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不懂,或者说比较陌生。如果说《将进茶》是‘古风’的话,那更难写。意到情到才叫古风。而不是不合平仄对仗韵律就叫古风,从来没有这种说法。
  郑千山认为,旧体诗的遣词造句如果不用古代传统文化的方式来表达,它就不能算是旧体诗,只能说是顺口溜、打油诗。

  云南作家、诗人李智红说:“感觉柳忠秧、周啸天之类的人想方设法争着去评‘鲁奖’,是为了让自身‘增值’,其结果适得其反。直到周啸天获奖,以前从未听说过中国文坛还有这样的人。读过《将进茶》、《邓稼先》这类“作品”,忍不住只想笑,甚至笑死人。”
  李智红表示:“这几年的一些文学评奖都要靠运作。有关系的,属于他或她那一个派别的,事先会打招呼要求申报,最终无论作品好坏都推荐上去,没有关系的,就被压下来了。以周啸天为例,有两位评委未投票,说明人家坚守了自己的底线,总算从另一种意义上保持了‘鲁奖’的格调和水准,这是值得庆幸的。至于王蒙对周啸天获奖作品的评语,除了说明王蒙老了以外,不能说明其他什么问题。
  名不见经传的周啸天能获“鲁奖”,李智红认为首先是评奖机制出了问题,其次是评奖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出了问题。“可能评奖(主办)者的初衷是想搞百花齐放,但殊不知‘鲁奖’属于比较权威的‘精英文学奖’,而不是普及性的群星文学奖或文化奖,如果是后者这类奖项评给周啸天,争议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大,进而引起公愤。”李智红说,“评精英文学奖不能偏离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出现如今这样一种人们不愿意看到和接受的结果,‘鲁奖’评委肯定是被打了招呼的,目的是要统一思想。与此相对应的是,阿来和云南昭通诗人樊忠慰的参评作品却得了零票,这是很好笑很可悲的,极其不正常。

  李智红表示,如果没有周啸天获奖,“鲁奖”评给在文坛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其他人,人们都会觉得实至名归,没有什么可说的。如果没评上,也不会感到哪里不正常。现在好了,前期有一个叫柳忠秧的人被方方堵住;没想到才过了几个月,又开出周啸天这朵“奇葩”,难怪舆论沸沸扬扬,主要矛盾集中在周啸天身上,人们一边倒质疑“鲁奖”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也就在情理之中。有争议很正常,但引起公愤就值得深思了。同时,周啸天人也很狂,自诩作品“直逼唐宋,直追李杜”,这也是一个笑话。

  云南军旅作家、诗人杨佳富说:“鲁迅文学奖作为一项有影响力的奖项,尽管它不一定公正,我个人一直抱支持的态度,毕竟它是国家级的大奖。至于评奖当中,比如对作品质量的判断等方面肯定是会存在一些问题的。所以大家对‘鲁奖’产生了一些看法,这很正常。至于本届‘鲁奖’,周啸天的诗歌《将进茶》以高票获奖,给人的感觉存在运作嫌疑。有时候为了获奖,不运作是不行的。
  杨佳富坦言,“鲁奖”自设立并进行评奖以来,“笑话”比较多,甚至有人专门质疑每一届的评奖结果,写文章进行揭露和批判,进而要推翻该奖项,原因是觉得它不公正。

  云南作家、诗人邹昆凌说:“现在还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最好不要去想评奖的事情。这几天我和于坚讨论过这个事情。于坚说,如果他现在获评鲁迅文学奖,他肯定不会要。
  邹昆凌说,现在评奖都是有“山头”的,有关系在里面。“虽然具体的评奖机制我们搞不清楚,但肯定是有问题的。客观讲,参加文学评奖,作品要有一点质量,但也要有关系。内中的原因复杂得很。所以有很多好的作品评不着。

  云南作家、诗人赵振王说:“周啸天的《将进茶》能获鲁迅文学奖,在更多人看来,这样的奖项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感悟。”

          

                          原载2014年8月25日《云南政协报·文化视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