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获》: 65年的文学家园

(2014-08-17 23:52:31)
标签:

文化

分类: 自由书屋

《收获》: <wbr>65年的文学家园

     

 《收获》: 65年的文学家园

 
     原载:《文艺报》20148月13日第1

                               《收获》(上海市作家协会)

 

  

    1957年7月,大型文学双月刊《收获》创刊,主编是巴金和靳以。《收获》自创刊起,秉承“五四”新文学的传统,《茶馆》《创业史》《山乡巨变》《野火春风斗古城》《林则徐》《上海的早晨》《百炼成钢》《欧阳海之歌》等当代文学史上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多作品,均从《收获》走向文坛。

  1979年《收获》复刊后,率先突破思想禁锢,刊发《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人生》《人到中年》《烟壶》《美食家》等,在文学和社会变迁的每一个时期,都以重要作品引起文坛瞩目。刊物奉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宗旨,力争荟集各种风格流派的顶尖作品,展示中国当代文学实绩。现已成为文坛中坚力量的作家余华、苏童、格非、马原、孙甘露等人,就是先在《收获》上亮相,然后在全国崭露头角。而迟子建、方方、阎连科、杨争光、王朔、东西等众多作家的优秀作品,也都曾在《收获》上发表。

  《收获》每期刊发一部长篇,中短篇若干。文化散文专栏传递丰富的文化感悟,《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沧桑看云》《封面中国》《常识与通识》《亲历历史》《一个人的电影》《河汉遥寄》《生活在别处》等受到广泛关注。2001年起每年出版两本长篇小说专号,大量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如《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赢得世界声誉。

  《收获》曾获两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三次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刊发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近年来刊发的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莫言的《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