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首届彝良文学奖评奖揭晓

(2014-06-28 23:25:08)
标签:

转载

分类: 自由转载

首届彝良文学奖获奖名单
散文奖
张庆国《彝良之行》(原载《彝良文学》2005年春卷)
诗歌奖
海  男《彝良灾情和地球忧思录》(原载《彝良文学》2012年冬卷)
小说奖
李发强《妇女生活》(原载《彝良文学》2013年秋卷)
新锐奖
安  氏《安氏的诗》(原载《彝良文学》2014年秋卷)
人气奖
甘  露《黄昏里的风沙》(原载《彝良文学》2014年春卷)
[转载]首届彝良文学奖评奖揭晓

    张庆国   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昆明作家协会主席,《滇池》文学杂志主编。发表小说等作品400余万字,小说作品被各选刊多次转载,入选各种中国小说佳作年度选本。中篇小说《如风》曾产生广泛影响,为中国所有选刊转载,入选四家出版社的中国小说年度选本和“2011年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中篇小说《如鬼》为《2011年中国小说年鉴》重点评介和推荐。2014年《人民文学》刊发的最新小说《马厩之夜》,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和《长江文艺•好小说》选刊转载。
  授奖辞
  张庆国说,世间的所有地方,都有柔情和雄心。张庆国的《彝良之行》,让我们读出了彝良的柔情和雄心。同时,从张庆国书写彝良的文字里,我们读出了张庆国的柔情和雄心。这雄心,如滇东北的大山,千军万马,气象森严。这柔情,如小草坝的流水,如牛街的夜色,风情万种,神秘魔幻。这就是神秘的彝良,这就是英雄的乡土。鉴于此,特授予张庆国散文《彝良之行》首届彝良文学奖散文奖。
  (黄代本执笔)
  答辞
  我在彝良县见识了云南最漂亮的深山瀑布群风景,学到了切实可信的天麻知识,在乡镇的简陋屋子里度过了最安静的夜晚。我那次从彝良县回昆明,半路车坏了,路边等待半天,观察当地人的生活,回来还写成一篇小说。感谢彝良给我文学的灵感,我会再来这里找朋友玩的。

[转载]首届彝良文学奖评奖揭晓

  海  男  女,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女性先锋作家代表人之一。曾获1996年刘丽安诗歌奖;中国新时期十大女诗人殊荣奖;2005年《诗歌报》年度诗人奖;2008年《诗歌月刊》实力派诗人奖;2009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海男的跨文本写作《男人传》、《女人传》、《身体传》、《爱情传》在中国大陆引起轰动;长篇小说代表作主要有《花纹》、《夜生活》、《马帮城》、《私生活》;散文集主要有《空中花园》、《屏风中的声音》、《我的魔法之旅》、《请男人干杯》等;诗歌集《唇色》、《虚构的玫瑰》、《是什么在背后》等;已出版海男文集(四卷本)。
  授奖辞
  当你再次回转你那饱含忧伤的眼神,我们将看到前一秒钟,你的眸子录下的彝良地震现场的灾难;当你再次的轻启你那包含回忆的嘴唇,我们将听到你那锵锵有力的诗句,“咆哮后的惊心,是一片瓦砾一片茫茫无际的泥浆”;当你的脚步再次掠过那一百年堆积的枯枝败叶,我们已靠近你忧伤的身影,你深深爱恋着的那片高原,曾为红嘴鹤愉悦的溪流,被一道道突然裂开的沟壑所刺伤的地平线,突然之间,我们和你一样的忧伤。当你再次的泪水涟涟,亲爱的,我已经不知道是你的哪一句诗行,哪一句,曾出现的一棵树,一个神灵,一道乍然的光芒,将我们刺伤。亲爱的,在《彝良灾情及地地球忧思录》中,我品尝过你过多的词语,过多的诗句,它们使我相信,那些灾难中的亡灵,正如你善良的心祈祷时祝愿的那样,已抵达天国的宁静。鉴于此,特授予海男诗歌《彝良灾情和地球忧思录》首届彝良文学奖诗歌奖。
  (曹语凡执笔)
  答辞
  获悉我的诗歌《彝良灾情和地球忧思录》获得《彝良文学》诗歌奖,激动之余,深感诗歌不易,而诗歌对于滇东北的彝良县更是不易,对于曾经遭遇过重创的人文地理面貌同样是不易,在这艰难不易中《彝良文学》仍然捍卫着诗歌的尊严,给予诗人们的创作以诗歌奖的激励,这是一桩值得诗人们内心感恩的大事。环顾芒茫荒野,只希望诗歌以微薄的绵绵之心,歌吟那片曾经拥有的历史和灿烂,同时期待诗歌以穿越时光的力量吟诵出那片土地所萦绕的万灵之息。感恩《彝良文学》杂志,感恩那片美丽而历尽沧桑的土地。

[转载]首届彝良文学奖评奖揭晓

  李发强  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人。在《鸭绿江》、《广西文学》、《边疆文学》、《特区文学》、《佛山文艺》、《滇池》等数十家刊物发表小说、散文六十余万字,诗歌近两百首。2011年出版首部小说集《一路往北》,2013年,长篇小说《响水镇》在昆明电台播出。曾获第六届中国煤矿文学乌金奖等奖项。
  授奖词
  李发强的《妇女生活》从日常的麻将桌入笔,不动声色地对四个女人的一台戏进行描述,其人物性格刻画得颇有味道,虽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但由于开拓深,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通过人物命运揭示人性,语言看似琐屑、笨拙,然而就是这种琐屑和笨拙,堆积出了作品的厚重。鉴于此,特授予李发强小说《妇女生活》首届彝良文学奖小说奖。
  (徐兴正执笔)
  答辞
  生活即小说,小说也即生活。作为一名默默无闻的小说作者,我一直在努力写作,它让我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快乐。至今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信封上贴上邮票,把装有自己文字的信件投进绿皮邮箱的情景,对文学,我想我会始终保持着那种虔诚和敬畏。《彝良文学》不遗余力推荐我的作品,这让我无比感动。

[转载]首届彝良文学奖评奖揭晓
  安  氏  本名安闯。1993年农历12月1日出生,云南彝良人。曾参加第二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作品散见《诗刊》《天津诗人》等刊物并有诗入选《2013年中国诗歌排行榜》。现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
  授奖辞
  作为一个90后写作者,安氏的诗歌叙述技巧与抒情方式日臻成熟,他的写作从容冷静,真实可靠,最大限度地给我们呈现出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思考,让昭通诗歌写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鉴于此,特授予安氏诗歌《安氏的诗》首届彝良文学奖新锐奖。
  (王单单执笔)
  答辞
  因为偶然的原因开始写诗,尽管这可以说是另一种必然。写诗,有时候就变成打发时光的手段了。
  对我来说,悲悯意识来源于,“我虽然是我,但我可能是你们中的任何一个。”
  写诗容易,写好不易,且写且努力。
  感谢家乡的《彝良文学》,感谢编辑老师,这是我收获的第一个奖,我很珍惜它。

[转载]首届彝良文学奖评奖揭晓

  甘  露  1995年生于滇南某县,现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
  授奖辞
  时光流逝真快,世界变化真快。从甘露的写作可以证实,90后已经长大,而且在致青春中前进。尽管她创作《黄昏里的风沙》时还是中学生,但她已经懂事、敏锐和超凡脱俗,深谙在小说中编织梦想和爱情,制造美丽与哀愁。她貌似欢快,其实内心承受的孤苦并不比我们轻。她温软细致的文字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滋润着我们苍老的心灵,她的想法和表达属于她的时代。鉴于此,特授予甘露小说《黄昏里的风沙》首届彝良文学奖人气奖。
  (陈衍强执笔)
  答辞
  从中学步入大学校园,我感觉长大了许多。
  得知自己的小说获《彝良文学》人气奖,“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因为我以为获奖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直到梦想成真,我才相信自己的写作收获了果实。
  我是通过《彝良文学》才知道昭通有一个县叫彝良。记得有一年,我从滇南坐车到川南,途经麻柳湾时离彝良仅一步之遥。我虽然带着遗憾与彝良擦肩而过,但我品尝过新鲜生动的小草坝天麻,也许我的灵感和美丽就来自于天麻的滋养。
  获奖仅仅记录现在的荣誉,我以后的路还很漫长。因此,我会继续行走!
  向呵护我的《彝良文学》致敬!


附:首届彝良文学奖评奖规则
  1、为奖掖在文学创作上有成就的作家和诗人,激励和呼唤更多的精品力作,彝良县文联设立首届彝良文学奖。
  2、首届彝良文学奖从《彝良文学》创刊至今所发表的作品中产生,设散文奖1名、诗歌奖1名、小说奖1名、新锐奖1名、人气奖1名。
  3、评判标准:作家和诗人对文学的坚守与创造,为写作付出的心血与热情,向读者展示的勇气和才智,作品在《彝良文学》发表后产生的关注和反响,同时注重作品与人品、名气与才气、实力与潜力以及为宣传彝良和提升彝良知名度所作出的努力。
  4、评奖结果在《彝良文学》上公布,向获奖者颁发奖金、证书并长期赠阅《彝良文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