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  原:写小说的乐趣如上帝造物

(2014-06-21 10:48:35)
标签:

文化

分类: 自由点击
马 <wbr> <wbr>原:写小说的乐趣如上帝造物
马原:写小说的乐趣如上帝造物
■ 都市时报记者闫  钰   原载:《都市时报》2014年6月19日第A27版

http://times.clzg.cn/res/1/20140618/40031403103463666.jpg 原:写小说的乐趣如上帝造物" TITLE="马  原:写小说的乐趣如上帝造物" />

 

马原 1953年生,著名作家。先锋派小说开拓者之一,与余华、苏童、洪峰、格非并称先锋文学五虎将,被称为西毒。代表作有《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现居版纳。


  今晚,昆明文化巷光宗三号咖啡馆,都市时报读书会联合《大家》杂志推出的“我们的小说”马原读者见面会将在此举行。

  昨天,记者电话采访马原的时候,电话中不时传来马原小儿子马格的笑声,还有狗叫声。马原搬到西双版纳南糯山姑娘寨已经2年了,能想象到在这个盛夏,在草木繁盛的南糯山中,白天读书写作,晚上熬夜看世界杯的马原是多么惬意。

  1991年之后,马原与小说阔别20年之久,直到2011年推出《牛鬼蛇神》。刚刚面市的《大家》中,马原再次归来,通过洋洋洒洒7万字的非虚构作品《祸福相依》,聊他的疾病、自愈、再婚、小说、南糯山、生命……不管你是否了解马原,了解先锋小说,你都可以在其中获得阅读的兴奋点,喜欢上马原这个好玩的老头,认同他的观点——祸福相依。

  读者见面会还邀请了小说家范稳、文艺批评家宋家宏等参加,并设置了精彩互动环节,有签名书等礼品赠送,敬请期待。 

  

                                   新作  《祸福相依》再创先锋写法

  都市时报:这次在最新一期《大家》中所写的非虚构作品《祸福相依》,采用了与《圣经》与《论语》相通的“众说”形式,穿插朋友、弟子写你的文章,这是你写作方式的一种新探索吗?对最后呈现的效果是否满意?

  马原:这种方式与题材有关,我只是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让朋友、徒弟写文章“众说”的,这种方式会让视角更清晰,更客观。说到《祸福相依》这部作品,最早是浙江文艺出版社与我约稿,希望我写一下生病以后的故事与想法。我觉得这样也挺好,可以对有同样际遇的读者、病友有启发。

  都市时报:《祸福相依》中有许多你的个人经历,有评论家说你的《祸福相依》是一种教化之书,关于爱、疾病、生死、自然……你同意吗?

  马原:教化,应该有吧。上帝说,你想让谁成为一名哲学家,就叫谁生一场大病,直面生死会让人变得不同。的确,在生病前后,大家看到的是两个不同的马原,我也希望大家在其中读到我作为一个病人的心得。

  小说 灵感如春天来了,树枝发芽

  都市时报:你关于“小说已死”的观点,曾被许多人提及并热议,你说过传统意义上,作为大众艺术的小说已死,但作为小众艺术的小说仍然存在。如今,再回过头看自己的观点,你有什么新的感悟?

  马原:小说的辉煌依赖的是造纸工业和印刷术,是它们创造了纸媒,进而衍生出小说。但是现在,纸媒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是不争的事实,新技术催生了屏显阅读及其它新的阅读物。我说的“小说已死”是以此为基础得出的结论。但我并不觉得失望,因为现在小说更纯粹了。在当年,我也遇到过在街上被人家认出来求签名合影的事,其实写作就该是一件隐蔽的事情。我觉得现在很正常,当年太热闹不是我期望的情形。

  都市时报:你被称为“先锋小说家”,你所理解的先锋是怎样的?你认为包括你在内,当年的“先锋五虎将”余华、苏童、格非、洪峰现在依然先锋吗?

  马原:我们当年写作的时候并不知自己是先锋作家,那时的说法是现代派、结构主义小说。在20世纪末,在进行文学总结的时候,一些文史家、批评家才以先锋为我们定位。在我看来,先锋有超前的意味。就我而言,我特别关心小说的方法论,因为故事是大同小异的,不同的就是怎么讲。

  说到“先锋五虎将”,其实我一点都不喜欢西毒“欧阳峰”。我觉得这个名头最大的意义就是把几个朋友串在了一起,至于是否先锋,我们都不太关心。我们几个一直都有交流,什么都谈,聊文学、小说、生命……特别是和洪峰,可以说我们两个选择了同样的生活,而且都在云南。

  都市时报:作为一名小说家,小说带给你的乐趣是怎样的?

  马原:我有个幻觉,写小说就如上帝一样,可以在书中创造许多人,许多生命,许多命运。这正是小说带给我的乐趣。

  都市时报:写小说是否一定要有灵感?你在2011年写成《牛鬼蛇神》之前,有20年没有写小说,这期间一直没有灵感光临吗?

  马原:对,一定要有灵感。有灵感的时候,就如春天来了,树枝柔软,准备发芽的情形。一直都是灵感来找我,之前有20年,的确一直没有灵感,我也焦虑过,但也无可奈何。

  童话   融入哲学理念,不讨好小孩

  都市时报:关于《牛鬼蛇神》,一方面有人称赞你“王者归来”,唱响了“生命的赞歌”,另一方面,也有人觉得不够惊艳,你是怎么看自己的这本书的?

  马原:我觉得这是我最丰厚的一本书,对我而言,它的重要性在所有作品中都是第一位的。因为这本书贯穿了我生命60年中大部分的写作经验,以及我一直希望的诗意的表达。

  都市时报:“我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这句话多次出现在你的作品中,《虚构》中有,这次的《祸福相依》也有,有什么深意吗?为什么特别喜欢?

  马原:哈哈,这次在《祸福相依》中使用是一种调侃吧,因为大伙对这句话习惯了,就像是冯巩那句“我想死你们了”。

  都市时报:听说你在写童话,《湾格花原》马上要与大家见面了,你的童话是从哪里取材?特点何在?

  马原:有了小儿子之后,我就萌生了以他为名,写一部小说的愿望。我的童话是在山上取材,病中取材。这部作品有5万字,30多幅插图,还融入了不少哲学观点。总之与杨红樱的不同,不是讨好小孩的。我内心的童话范本是《骑鹅旅行记》、《小王子》之类,我挺抵触目前的国内童话。

  阅读 每月至少要有一天读悲剧

  都市时报:你在大学中曾经开过“阅读大师”的课程,对于目前的大众阅读,有什么建议?

  马原:《阅读大师》的课程到目前出了9本书,包括《小说密码》等。它们是我作品的又一系列。如今存在太多的消遣、搞笑阅读。我希望,如果大家想活得更丰富,还是要多进行一些经典阅读,比如一个月至少要有一天时间进行悲剧阅读,因为悲剧更有分量。我不喜欢的鲁迅说过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都市时报:生病之后,你对哲学萌发了很大的兴趣,你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的?请概括一下你的人生哲学观。

  马原:我是唯心的。在生病后,我拒绝化疗,跑到海南养病、通过运动自我治疗康复,如今已有6年了,与疾病这样和谐相处,挺好的。我的人生哲学观,就是活着时尽量发现人之外生命的价值,以个人融入众生,比如植物、动物等。我挺关注生态环保的。

  生活   云南是我的终老之地

  都市时报:你待过西藏、去过海南,现在在云南的版纳南糯山,对于这三个地方,喜爱程度有何不同?目前南糯书院建设得怎么样了?

  马原:这是我最喜欢的三个地方。西藏是我人生之花绽放之地;海南是我生病修养的地方;云南是我终老之地。它们对于我的意义比家乡沈阳还重要。书院目前还在筹划中,我想将它建为百年书院,融入南糯山中,与一缕文脉衔接。

  我很喜欢南糯山,和这里的许多村民是好朋友,我还准备为我所在的姑娘寨写一部长篇山民史诗。

  都市时报:谈谈你的小儿子,听说没有让他上学?那你教育的方式是怎样的?

  马原:现在上了,在山下的一个哈尼族学前班,主要是考虑到他一个人在家没有玩伴。我觉得郑渊洁开了一个好头,他让我们看到孩子的成长不一定依靠现代学校教育。至于我的孩子,以后会不会继续上学,现在还不好说。

  都市时报:世界杯期间有没有在看球,支持哪个球队和球星?有新的写作计划吗?

  马原:每天都熬夜看,昼伏夜出。我最喜欢的是英格兰,但他们似乎不会夺冠,所以我就退而求其次,希望阿根廷夺冠。我最讨厌的球队是意大利、西班牙,我觉得他们是功利足球的代表。

  写作计划嘛,等休息一段时间,看完世界杯了再说。令人开心的是,近段时间灵感一直来做客,我有特别强烈的写作热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