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于北京时间4月18日凌晨去世,享年87岁。马尔克斯让世界文学进入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时代,他的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其中,《百年孤独》是世界文学经典著作之一。在这里,马尔克斯的去世让我们重温《百年孤独》给我们留下的不孤独的财富。
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给我们留下的是一部人生奋斗史。马尔克斯7岁开始阅读《一千零一夜》,又从外祖母那里接受了民间文学和拉美乡土文化的熏陶,在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诗歌,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8年,马尔克斯因哥伦比亚内战而中途辍学。1955年,他又因连载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的文章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1967年《百年孤独》出版后,立即被评论家誉为一部杰作,随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并为他赢得了各类奖项和奖金,从而使马尔克斯可以全身心投入写作。
马尔克斯是一位因写孤独而出名的作家,他用锋利的文学解剖刀给我们分析孤独,解剖孤独。他用直面困苦人生的精神面对孤独,谴责孤独,从而教会人们如何走出孤独。马尔克斯提醒人类,孤独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现实,一种每一分钟都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实验。正因为孤独是真正的现实,所以我们不用惧怕,不用躲避,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孤独是文明的敌人,人们在分析孤独,走出孤独中推动着社会进步,促进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笔者因此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孤独又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反动力。
马尔克斯以自己的文学教会我们如何认识孤独,从而激发着我们更好地去探索世界,去创造我们的生活幸福,可以说,他给我们留下了不孤独的文学思想财富。
马尔克斯坚信,拉丁美洲人应该有寻找解决自己问题的方式和自由。这是一种宝贵的认识,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文明是多元的,文明又是个性的,只有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解决自己的问题,才是自由的,才是成功的,尊重别人的自由才是最高贵的自由。
马尔克斯的创作立足于拉美大地。他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表现拉美人民的生活和斗争,鞭挞各种各样的邪恶势力,同情弱小,反对强暴,表达人民对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渴望,揭示重要的社会问题,暴露形形色色的社会流弊,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展示当代拉美的社会面貌。马尔克斯的成功再次提醒我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的作品,他的精神必然是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他给我们留下了真正的民族自由精神财富,这笔财富,我们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