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自由:对底层人物安详认命的温暖书写——季风中短篇小说集《城市上空的鹤》阅读札记

(2014-03-01 12:05:10)
标签:

第1期

成怒

悲剧色彩

季风

艾自由

分类: 自由评论
艾自由:对底层人物安详认命的温暖书写——季风中短篇小说集《城市上空的鹤》阅读札记

 

    对底层人物安详认命的温暖书写 

     ——季风中短篇小说集《城市上空的鹤》阅读札记

 

      艾自由

 

昭通作家季风出版的首部小说集《城市上空的鹤》选收的17个中短篇小说,分别发表于《边疆文学》、《滇池》、《四川文学》、《芳草.小说月刊》、《辽河》等省内外文学刊物,其中最早的《股八》原载1992年《边疆文学》第7期,最新的《指殇》原载2010年《江门文艺》第9期,《末镇人物》、《檀香》分获第三、四届昭通市政府文学奖,可谓二十年磨一书。这本以川南方言、滇北生活为底色的小说集,是季风底层叙事、温暖书写风格的一次回顾与检阅。

最能体现季风底层人物安详认命写作风格的,是对末镇正在消失或者变更行业从业人物悲喜传奇人生的出彩书写。这个末镇短篇小说系列包括《股八》、《胡髭伯》、《二度梅》、《剃刀李》、《游补锅》、《赖疙宝》六篇,每篇不足万字:《股八》中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老古板股八,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从羞羞答答收取润笔费到摆笔墨摊子,到捐八千块钱修“末镇股八福利院”,不也反映出沧海桑田、时代变迁。《胡髭伯》中通过末镇第一个大学生胡髭伯的儿子回乡探亲观念的嬗变,胡髭伯代表末镇人某种图腾的山羊胡子不再金贵,大学生儿子和自主创业的小咪咪才是当代末镇的真正影子,于是剪掉山羊胡子的胡髭伯发现“减去十岁”的奥秘关键在观念的嬗变。《二度梅》中的梅艳芳凭借和末镇党委书记的梅开二度,把个余香饭店开得财源滚滚,财色交易搞得末镇最丰姿绰约的二度梅蓦然回首,忽然觉得和身形伟岸的驾驶员前夫的离婚有些草率,从而对“男人有权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进行了形象鞭挞。《剃刀李》中代表传统剃头技艺传承人的剃刀李和代表新潮发艺设计的小咪咪,一个摆在《末县文史资料》“人物春秋”,一个摆在《末县年鉴》“创业之星”,让人颇有回味之感,构思相当精妙,预示新陈代谢不可逆转。《游补锅》中将补锅作为一门手艺写得风生水起,煞是好看,只不过随着时代车轮的滚滚前进,这种好看更多只能作为一种古董、一种把戏来观赏,小说让我们身同感受的更多的是游补锅心的悲凉。《赖疙宝》中的“穷得新鲜、饿得富贵”的赖吾伦从不偷不抢、乞讨求生到沦为强奸幼女,锒铛入狱,据说是受高人指点求碗饭吃的指点迷津,更是让人一读三叹。也许,末镇的这六大活宝,或传奇、或古董、或风流,最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将末镇的前世今生演绎得风起云涌。这个短篇小说系列由于以温暖为底色,以宽容来贯穿,似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岁月就像一个净化器,能将很多当时不能谅解的东西稀释后谅解。只要心中充满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底层人物安详认命的书写,还有中篇小说《者》、短篇小说《拜佛》值得一提。《者》是一篇很特别的小说,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就像组词,组成九“者”,构成了一副鲜活的城市人生百态图。前八“者”,“读者”、“作者”、“编者”、“记者”、“歌者”、“说者”、“听者”、“钓者”作为城市主人,似乎都是有“一技之长”的理想主义者,偶有成功或得意之时,但更多的是无奈,人文环境所限的无奈,地位悬殊带来的无奈,这种无奈更多来源于各行各业的潜规则的制约,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的制约,但他们是安详认命的,尽管这种安详认命带有一种惰性。打破这种平衡的是最操个性的最后闪亮登场的第九“者”,也就是作为城市旁观者的“行者”。作为一个行色匆匆的城市过客,由于能超然物外,虽然只逗留了三天,却在返璞归真中发现了这座城市的真正独到之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在城市之中却找不到自我,旁观者却能发现城市的真正迷人之处,或许这就是身处红尘无法超脱和置身事外真谛自现的区别吧!虽然对前八“者”的安详认命无异议,但作家对“行者”赞赏有加的态度在对比中纤毫毕现!在《拜佛》中,相对于红吊带背心女人对自己花心男人的诅咒式许愿,米色西装男人的大进财大还愿,主人公女人的许愿还愿平和安详,充满感恩和爱心。还愿自己男人对自己不会生孩子无怨言的真爱真好,许愿所拣到的女儿无灾无病健康成长,许愿自己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男人和女儿安康幸福。《拜佛》似乎告诉我们,世间本无佛,庸人自扰之。所谓拜佛,心诚则灵,佛在心中,人人都可立地成佛,关键是我们要有感恩之心,感恩生活的厚赐,感恩爱情的美好,感恩家庭的温馨。要有宽容之心,宽容一切难容之事。若心怀诅咒、怨恨,总认为生活欺骗了你、爱情欺骗了你,整个世界永无美好可言!

季风末镇系列小说的独特,还表现在形式可分可合的探索上。我认为合成一个中篇更显丰厚,取名《末镇传奇》、《末镇风流》、《末镇活宝》、《末镇古董》都不错。读季风的这个系列小说,不由让我想起茅盾文学奖史上争议最大的小说——浙江著名作家麦家长篇小说《暗算》的独特形式。正如麦家在20066月《形式也是内容——再版跋》一文中所言:“《暗算》是一种‘档案柜’或‘抽屉柜’的结构,即分开看,每一部分都是独立的,完整的,可以单独成立,合在一起又是一个整体”。末镇系列小说的创作,彰显从事过诗歌、散文、杂文、随笔等多种文本写作后主攻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季风的与众不同,不管这种探索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末镇系列小说与《暗算》形式的殊途同归不是偶然的,至少表明了不同地域作家英雄所见略同的对文本形式的可贵探索。

2011年初《城市上空的鹤》正在印制即将出版之际, 17日的《昭通日报.五尺道》文学副刊“作家方阵.对话作品”专栏,昭通日报编辑汪舒曾以《世道人心,需要的是温暖》为题对季风搞了一个专访。对一部好小说应包括的要件,季风认为:“我理解的一部好的小说包括的条件应该是,要有一个好的文本,内容要干净而温暖。我们现在有不少的作品语言比较粗糙,内容也不太干净,当然更缺乏温暖感。我一向觉得,文学是我们要坚守的最后一道防线,文学要是出了问题,那就真的太可怕了。我们现在的一些小说写色情,写暴力,写相互倾轧,但很少写到真正的爱情、温润以及和谐相处。我觉得,一部好小说应该是让写作者感到心安,同时也让阅读者感到心安的作品”。

我认为,《城市上空的鹤》中反映农民工问题的系列打工小说,就是这种饱含深情的干净文字的温暖书写。这个系列包括中篇小说《盯梢》、《东张西望》和短篇小说《小河淌水》、《指殇》。在《盯梢》中,将农民工钱庄子盯梢老板讨要工钱回家过年未果写得极其辛酸无助,比较深刻反映了农民工进城打工的诸多问题,比如花娃子喜爱城市漂亮女人遭暗娼骗钱意指城市陷阱无处不在,顺生、麻眼儿无所事事数城市大楼暗示对城市生活的无限向往,王老黑们在钱庄子意外要遭城市人无端暴打时变“盯梢”为“暗中保护”显示了农民工对城市人的集体不满和反抗。特别是能跳出农民工讨要工钱无可奈何的盯梢事件本身,水到渠成提炼升华成“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有可能谁都在盯梢,也有可能谁都在被盯梢”,颇有些哲学意味,在揭露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欺骗和不信任的同时,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生活积累和独到的人生感悟。《东张西望》是一个饱含深意的篇名,“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希望、猥琐和无奈。利用黑夜作掩护帮游医贴性病广告的艾春望、帮人搬运大冰箱砸伤脚的严冬生、被人骗尔后骗别人的传销公司小组长华仔、先当保姆遭性骚扰后入天仙发廊遭游医下迷药破处女身得性病的齐巧儿,无一不在这个城市东张西望,渴望在城市赚到大把大把的钞票。尤其出彩的是艾春望由昧着良心贴假广告找黑心钱,后来在齐巧儿惨遭不幸后猛然醒悟,分别给公安和工商打电话揭发游医,闪烁着迷途知返的人性向善之光。最后三人在传销公司被取缔后对杳无音讯的华仔东张西望的无望寻找,更彰显了一种残酷现实生活中的脉脉温情。《指殇》中的两起断指事件均为非正常断指。木材加工厂的农民工楼兰由于超负荷加班,不幸加工板材时右手小指被高速转动的圆盘锯截下,而女老板却说其是违反操作规程而推脱责任不闻不问。楼兰的男朋友,果场农民工林晓东盛怒之下采取极端手段,用修枝剪将黑心的女老板右手小指剪下,幻想通过手指移植手术接上楼兰那个比模特小指还好看的兰花指。这是一篇以残酷对抗残酷的打工小说,对老板极端压榨出现的极端工伤,不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而是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乱作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只是这种反抗,极端盲目,两败俱伤,损人不利己。而《小河淌水》中的大水和小鱼青梅竹马,本是一对上三本线的农村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了小鱼能复读考上心仪已久的外国语大学,大水心甘情愿放弃上一所能够学习考古专业大学的梦想,外出打工赚钱为心爱之人积攒不断看涨的昂贵学费,小河淌水般的爱在打工与复读的约会争论中苦涩而感人。这四篇小说,或写讨工钱的辛酸、或写东张西望的艰辛打工、或写以残酷对抗残酷的意外工伤、或写为爱打工,安详而认命,却给我们残酷的温暖感!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副教授巫晓燕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图志》认为:“底层写作中,最富于生命力的可能还属于表现打工者生活的小说。它最鲜明的转型时代特征,最能体现现实主义传统。城乡二元冲突深化了它的文化内涵,它涉及道德、伦理、性权利、生活方式、欲望等一系列问题,并进一步衍生出无数新的主题”。作为这个富有见解论断的合适例证,从季风的系列打工小说中,我们确能读出近年来风头正劲的打工小说的“生命力”和“新主题”。

这种饱含深情的干净文字的温暖书写,写教育子女的短篇小说《荆条》最让人感怀。天下父母,谁不望子成龙。《荆条》是传统的,好传统自有好传统的道理,不打不成才,“黄荆条儿下出好人”,只有从小在父母的规范下养成好习惯,子女长大后才能自觉成才成器。在这个唯我独尊的独生子女时代,看《荆条》更富有浓郁的现实意义,至少可以让我们在浮躁冒进、老羞成怒教育子女时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总的来看,季风的底层人物小说涉及面广,三教九流,尽收笔底。结构严谨,人物鲜活,叙事流畅。文字行云流水,幽默风趣。雅俗共赏,好看好读。在成功对底层人物安详认命温暖书写的背后,隐含了他对世道人心、人情冷暖的深刻体察,从而使他的小说在“昭通作家群”中别具一格。尽管如此,一些带有探索性质的小说,特别是近距离写当下生活的小说还是存在些许不足。

主题先行、贪大求全的不足。《米粮仓的吃饭问题》是一篇大散文式的中篇小说,写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吃饭问题,上篇、下篇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土地承包到户为分水岭,各写三十年,从“我饿”、“你吃了没有”到“食不厌精”、“没有了胃口”等口头禅,可以看出“食贵吃饱”到“食贵吃好”饮食文化的嬗变,体味社会进步的温暖,特别是不愁吃穿的温暖。但由于贪大求全,在人物刻画上显得不够血肉丰满,除了第一主人公米粮仓由于对“吃饭问题”的刻骨体验写得活灵活现外,其父米斗量、其弟米粮食、其女米知青等主要人物对“吃饭问题”的体验显得比较单薄,未能显示出“民以食为天”的刻骨铭心,这是由于作者主题先行所致。若能在当今黄金宴、人体宴反映的大城市“吃不厌奢”的表面奢华下,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连吃饱饭都还有问题,对三个主要人物的想法、看法和做法进一步加以挖掘。再对次要人物,米粮仓的母亲为“吃饭问题”辛劳一生却无缘享福、米粮仓的大学生女婿高梁辞去公职下海经商迅速大富、米粮仓女儿家的小保姆开家常餐馆轻松小富追根溯源,“吃饭问题”将与“政策决定温饱”、“知识改变命运”形成交相辉映之势,主题、次主题共同加强小说深度和力度,岂不更好?

小说味不浓、深挖掘不够的不足。《穷欢乐》从缺知少识的老光棍乐一生被高山村村主任马大哈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从“结对扶贫”开玩笑成“男女结婚成对扶贫”引发一个短篇,反映了农村像乐一生之流“等靠要”思想的严重。尽管乐一生因幼时患过脑炎有时脑袋不好使,连个媳妇也讨不到,但不影响他的“穷欢乐”,特别是对结对扶贫城市女人的满心向往。他不但自己“穷欢乐”,他还将这种误解的玩笑式温暖无私地与老光棍刘小根、寡妇大珍同享,将他们这样的农村贫困户将与城市人结婚成对扶贫的好消息乐哈哈地逐个传达,人物的向善之心在无知面前让我们欲笑尴尬、欲哭无泪。这篇小说的不足是过于调侃,缺乏小说味,特别是没有触动灵魂东西的深开掘。《檀香》为我们讲述的是春蚕村“点檀香”的野蛮习俗,“点檀香相传是春蚕具有惩戒性质的一个规矩。大凡有人作奸犯科,比如抢劫、偷盗、奸淫,就大都会被点檀香,就是在冬天下大雪的时候,让这些作奸犯科的人脱光了衣服,在雪地上跪着,然后再点上这么一炷檀香,让人围着观看。直到一炷檀香燃完,惩戒才算结束。这时候,接受惩戒的人大都会被冻坏了身子,十天半月都恢复不过来;甚至还会有被冻坏了腿,落下终身残疾的。这个惩戒最重要的就是要等到下雪,所以不管是春天、夏天,抑或是秋天犯下的事,都一律要捱到冬天下雪才一并点檀香”。本来目的是惩恶扬善,净化一方风气,由于本身的野蛮,让人不寒而栗,胆战心惊,这,也许是怀抱相亲目的之一到春蚕的桑叶儿,目睹二蛋儿遭受“点檀香”的残酷一幕后,心怀恐惧,从春蚕村外公外婆家落荒而逃回娘家。一个诗意盈然的冬天,由于心境的不同,让怀春少女桑叶儿从春蚕回家时,感受到的是冬天彻骨的寒冷!若能在桑叶儿求助有话语权人麻木不仁的同时,再将二蛋儿的甘愿受罚处理成坚决抵制未果,在将小说味处理得一波三折的同时,突出传统习俗的根深蒂固,从而双重加强悲剧色彩!

过渡突兀、欲益反损的不足。《城市上空的鹤》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充满诗意的短篇小说篇名,写的是城市无聊者。既然作为书名,可见季风对它的偏爱。按照江湖规则,无聊者所作之事就是恶作剧,越恶越显能耐,但又不能违法乱纪。比如小钢炮在“亮亮灯灯具总汇”拨拉吊灯制造出的地震闹剧,大蒜头在公园石阶上、太阳光下睡着了被疑似甲型HINI流感病人送传染病医院检查的就医闹剧,一主动一被动,似乎都很刺激。而“老大”猫哥似乎最在作无聊之事上无所作为,他看到一只从城市上空飞过的稀有高贵的鹤,从而引发了上千人从上午到中午的口口相传、引颈张望,正是这只疑似梦幻中的鹤,引发了猫哥的向善之心,从内心从无聊者向有聊者自觉转变。这是他愿赌服输、付帐买单的结束,也是受感化开始新生活的开始……但是,欲速则不达,这种转化来得太突兀,至少在小说的转承起合上处理得不是很到位。这些不足,季风若在今后引起重视加以改进,相信其小说创作会更渐入佳境!

 

                                (原载《金沙江文学》2012年第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