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自由: 授奖辞.获奖感言.深阅读——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阅读感言

(2013-12-28 17:50:11)
标签:

散文

世界

短篇小说集

让我们

艾自由

分类: 自由评论

           授奖辞获奖感言深阅读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阅读感言

          ■艾自由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为鲁敏的《伴宴》、盛琼的《老弟的盛宴》、次仁罗布的《放生羊》、苏童的《茨菰》和陆颖墨的《海军往事——为人民海军成立六十周年记》五篇。总的来看,我认为标新立异各具特色,其主题基本是对残酷现实与美好理想纠缠的深度解说。比较而言,我认为鲁敏、盛琼两位青年女作家关于“伴宴”、“盛宴” 与苏童关于“逃婚”敌不过“换亲”的深刻领悟略胜一筹。一百字左右的鲁迅文学奖“授奖辞”是最精辟的导读语,而几百字至多千把字的作家“获奖感言”是包罗万千的助读器,犹如打开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两把金钥匙,很有助于我们进行深阅读。

鲁敏的《伴宴》原载《中国作家·文学》2009年第1期,《中华文学选刊》2009年第3期、《作品与争鸣》2009年第4期转载。鲁迅文学奖授奖辞认为: “鲁敏关切复杂的都市生活,独辟蹊径,敏锐地探索人的精神疑难。在《伴宴》中,一位心性高洁的乐手在红尘中面对着艰难的价值选择。鲁敏不避尘埃,与她的人物一起经受困惑和考验,体认善好的生活价值,在短篇小说有限的尺度内开拓出丰厚深长的心灵空间。”一看篇名就是屈辱,伴宴如伴笑,而对于从来不愿伴宴的宋琛来说,答应上场伴宴更是意味着惨烈场面的坚强面对。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伴宴》不惜重金买单者竟是孤傲清高的宋琛昔日恋人的妻子,有意点弹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更是将这场伴宴陷阱的悲剧进一步推进。而作为民乐团从不在伴宴场合露面的“大姐大”宋琛从全团大局出发旁若无人一曲又一曲出人意料地将伴宴进行到底,更是将高雅艺术在市场经济下无奈的悲剧推向极至!犹如杜鹃啼血般对伴宴心灵的煎熬,在残酷折磨民乐团“台柱子”宋琛的同时,对既要考虑全团生存温饱又对宋琛惺惺相惜的团长仲熙何尝好过!鲁敏在“获奖感言”中说:“此篇《伴宴》所写所思,也许算不上是热点,却是我最近几年一直苦苦思虑并为之沉迷的主题:关于各类传统艺术样式及其雅正趣味在当下泛娱乐化消费模式下的乖谬图景,以‘进步’和‘现代性’的名义,艺术所面临的隐形摧残与残酷蜕变,这不是一时一地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与城市、任何一个艺术领域,都遭遇到大同小异的普遍尴尬与激烈碰撞。在这样的情境下,身在其中的主人公们,他们的人性与灵魂,其浮沉与变形,其警醒与自救。我想以小说的形式,传达投向现实与人性的目光,以及这目光之后的文学之心。虽然我做得还不够好,但是,我一直在路上”。其实通过《伴宴》,我认为鲁敏做得够好的了,只是作为70后高水平的女作家能有这样的低姿态的确难得!

盛琼的《老弟的盛宴》原载《十月》2007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1期转载,20111月以《老弟的盛宴》为书名的中短篇小说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鲁迅文学奖授奖辞认为:“‘平瞎子’从生下来一直在接受着极限考验,现实生存的极限考验,个人意志力的极限考验。当他过了生存这一关后,依然要面对亲情的极度冷漠和个人的深度孤独。老弟的盛宴,就此成了老哥见证人情温度、人性深度和人生自我调试能力的考场”。中国当代文学对残疾人顽强生活入骨入髓的刻画,首推刚驾鹤西去的史铁生1986年首发《现代人》杂志上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老瞎子带着小瞎子以弹三弦说书为生,“人的命运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1991年改编成电影《边走边唱》上映。20年过去了,可与之比肩的就数《老弟的盛宴》中的盲人按摩师“平瞎子”了。“眼瞎”还可以一技之长谋生,可“心瞎”则真的黑暗无边了。“身残”犹可志坚得以弥补,“心残”则哀莫大于心死了!盛琼通过弱势群体中更弱势的“平瞎子”对残疾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对亲情的泣血呐喊,对尊严的另类抗争,让我们感叹残疾人的悲壮人生!盛琼在“获奖感言”中说:“我理想中的作家是这样的:他的心地最柔软、感情最丰富、对尊严最敏感、对真诚最坦诚。他对复杂、多变的人性,洞悉明察。他对虚妄、荒诞的命运,深谙彻悟。他对丑陋、残缺的生活,包容悲悯。他的目光像智叟,他的心灵如孩童。真善美是他的毕生信仰,而且他能把这种信仰灌注到写作中,极力挖掘明亮、温暖的人性之光。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复杂性、无限的丰富性、独特的个性和让人过目难忘的美感”。我觉得,盛琼当之无愧是这样的作家,《老弟的盛宴》这篇精品力作足以说明,“平瞎子”这个呼之欲出的小说典型人物足以说明!

次仁罗布的《放生羊》原载《芳草》2009年第4期,《小说月报》2009年第9期转载,20102月入选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办的“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新华文摘》2011年第1期转载。鲁迅文学奖授奖辞认为: “ 这是一个关于祈祷与救赎的故事。藏族老人在放生羊身上寄托了对亡妻的思念与回忆。他对羊的怜爱、牵挂与照顾,充实了每一天的日常作息。从此心变得温柔,梦变得香甜。小说中流淌着悲悯与温情,充盈着藏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小说中“放生羊”与“ 转世妻”的合二为一,为我们展现了藏传佛教的神秘和藏族文化的魅力。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文学标新立异的独特视角,只要能娓娓道来,就会带给读者流光溢彩的新鲜感,这是常规题材所无法比拟的。正如次仁罗布 “获奖感言”开头掷地有声的铿锵之言“文学,需要照亮,需要张扬人的善良、宽容、耐劳、牺牲精神,通过体现这种普世的价值,给文学作品注入魂魄”。

苏童的《茨菰》原载《钟山》2007年第4期,荣获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2007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短篇小说组第三名,20081月入选《2007中国最佳短篇小说》、2007中国短篇小说年选》、《2007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等多种重要年度选本。鲁迅文学奖授奖辞认为: “《茨菰》借助中国特定时期一名乡村女孩到城市‘逃婚’的故事展开追述,细节真实,笔调鲜活,对乡村与城市不同人物在身份、性格以及文化差异上的描写相当出色,既显示了作者对时代背景及其地方环境的把握,也显示了作者成熟而出众的艺术塑造能力”。小说中彩袖到城市“逃婚”获得的支持率带有巩爱华这个爱出风头女知青的政治考虑,从而远远不及彩袖的哥哥长寿坚定的农村“换亲”这种根深蒂固习俗的支持率。彩袖从城市转了一圈又回到顾庄,尽管城市有愿意帮助她改变命运的人,也有劝她顺从命运的人。因无强有力支持 “逃婚”失败回家的彩袖虽然为了哥哥屈从命运“换亲”嫁给了那个患有羊角风的中年人,但不久她就服农药欣然自杀身亡了。女人,尤其农村女人冥冥之中命由天定。城市,令彩袖神往的城市,最终未能帮她走出婚姻悲剧!苏童在“获奖感言”中的最后一段话至今还经典再现在我耳边:“《茨菰》的写作,我承认我使用了极其世故的目光,但我必须解释,有时候,寻找最纯洁的世界,必须使用最世故的目光”。

陆颖墨的《海军往事——为人民海军成立六十周年记》原载《解放军文艺》2009年第5,《小说选刊》、《小说月报》2009年第6期同期转载,20097月以《海军往事》为书名的短篇小说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鲁迅文学奖授奖辞认为: “《海军往事》看起来说的都是小事,一面‘镜子’,一条狗,一扇舱门,一艘老旧的军舰,连接成一条记忆的河流,苍凉而不失壮美,深沉中散射着理想的光芒。海军往事照耀着波涛汹涌的海面,深情地注视着我们今天的远航”。我认为这种评价是中肯的,读后感觉也不错。陆颖墨在“获奖感言”中说“有位部队读者说我的小说是激情大于技巧,我觉得他说得有一定道理”。读完《海军往事》,我也感觉也是“激情”大于“技巧”。只是这种“激情”大于“技巧”,陆颖墨在“获奖感言”中自有独特诠释 “我走上文学道路就是由爱好变成爱,这爱就是真情,对笔下的人和事赋予的真情是我创作的动力,也是写作的看家本领”。另外,就是觉得这篇小说比较奇特,在文体上似乎更像报告文学,说成大散文也未尝不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