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自由:陈衍强任继敏陈剑宁三作家荣获昭通市第二届名家荣誉称号

标签:
文化篇文章会议同志程序 |
分类: 自由文讯 |
荣获昭通市第二届名家荣誉称号
2013年11月29日,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形势下,昭通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昭通市第二届“名家、名师、名医”表彰大会。昭通市委书记刘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纪华,市委副书记、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绍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何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纳云德,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孔贵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天蓉出席会议。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张绍雄主持。
市委书记刘建华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的人才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人才工作作为富民强市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全力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引进,出台了《昭通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市委联系专家管理服务暂行办法》,实施了兴昭“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切实开展了“兴昭人才奖”和“名家、名师、名医”评选活动,全市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他强调,做好人才工作是抢占发展先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推动昭通后发赶超、后来居上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昭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是新形势下我市人才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深化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保证。各县区各部门要做好“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服务”四篇文章,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努力提高人才素质,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全力留住优秀人才,全面开创昭通人才工作新局面。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纪华在会上宣读了昭通市委、市政府《关于授予陈衍强等10名同志昭通市第二届“名家、名师、名医”荣誉称号的决定》、《关于授予丁元美等9名同志昭通市第二届“名家、名师、名医”提名奖的决定》。出席会议的市级领导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彝良县文联主席、《彝良文学》主编陈衍强以文艺创作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昭通学院教育科学院教授任继敏和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昭通市委党校退休副教授陈剑宁以哲学社科类参评,经过推荐报名、相关责任部门资格审查和初评委员会初评、公众投票、复评委员会复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等规定程序评选,并报市委常委会审定,最终被授予昭通市第二届名家荣誉称号。昭通作家群三名作家在昭通市第二届名家角逐中脱颖而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昭通作家群在昭通市社会各界巨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陈衍强的获奖理由为:通过写诗,陈衍强由一位地道的农民跃出了农门,做过民办教师,当过县报记者、编辑和副总编,直至成为县文联主席。通过办《彝良文学》,让外界知道,在乌蒙群山深处,还有一个地方叫彝良,《彝良文学》,这本不到一百页的文学杂志,已然成为推荐彝良的名片。因为对文学的热爱,他三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诗歌推上了中国最响亮的《诗刊》和《人民文学》,还获得了云南文学的最高奖项,并被译成英文和日文,让很多人一提起陈衍强这个诗人的名字,就不由得想起彝良和昭通。通过不断创新和坚守,他用口语向世界证明,诗歌还有这样一种写法,可以在人们的茶余饭后流传。他就是中国当代口语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昭通作家群的中坚力量、著名诗人陈衍强。其获奖感言是:用热情和真心写诗,向家乡和亲人致敬!
任继敏的获奖理由为:任继敏是昭通作家群的一员,在《草原》、《滇池》等刊物发表过多篇小说、散文,曾获“滇池文学奖”入围奖。任继敏是一名大学教授、幼儿教育专家,她的目光却总是深情地凝视在幼儿身上,坚信自己正在进行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认为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及至终身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现实中,她“一直都匍匐在地,匍匐着思考,匍匐着前进”,探寻着少有人至的领域,时时感受着独自耕耘的孤独与寂寞,在内心深处也品味着旁人少有的快慰,这种快慰让她在近十年的探寻中心无旁骛、潜心治学。2010年,由她编著的《幼儿文学创作与欣赏》被列为全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出版发行后,被业内专家认为“在幼儿文学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填补了云南省仍至全国在幼儿教学的一项空白。,其获奖感言是:我坚守了十年,还准备坚守下去,继续做一个幼儿文学审美教育的垦荒者。
陈剑宁的获奖理由为:作为一名党校副教授、社科专家,陈剑宁从1980年起一心扎根于党的干部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出版有专著《忘言》、《呼唤》,与人合著有《中国历代治国思想经典注译》,在《求实》、《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导科学论坛》、《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云南学术探索》等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社科学术论文40余篇。作为一名作家,昭通作家群中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孺子牛,陈剑宁在《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瞭望》、《大西南文学》、《滇池》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多篇,出版有《寻梦》、《忘言》、《榖风》文学作品集3本,2009年荣获昭通市政府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归国华侨侨眷先进人物”。2011年退休后,他仍就老有所为、挥笔躬耕,乐此不疲地继续着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其获奖感言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生命在心血、智慧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