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出自己——让生命拥有一切可能》(二)

(2008-06-26 19:39:26)
标签:

读后感

文化

分类: 边读边悟

    第五章  烦恼即菩提——生命所经历的每一次痛苦,都将引领你走进智慧的殿堂

 

    菩提: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作者认为:烦恼是无法被切断的,唯有觉醒,勇敢地面对这些烦恼和伤害,穿越这些伤害之后,才能到达我们生命潜能的深处,无限自在的地方。所以,烦恼本身就是菩提。

    碰到无力解决的事,总是以“事情终会淡化”来安慰自己;遇到上海,则告诉自己“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良药”。然而多数人都未能觉察到,在自己做这种选择的同时,同样的那一刹那,伤害并不会因此而自然不见,相反地,他会跑到生命中更深层的地方,或者扩散到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甚至还会将对象转移到他人身上。这一点,我非常同意,遇到事情总是说时间长了就会好的,其实这是一种回避。发生问题了,回避它,也许会获得暂时的放松,但是不是说回避了,不去想了,就不存在,问题还是永远存在的,我们需要积极勇敢的态度解决的面对。尤其是很多像我一样对待什么都很认真的人,嘴上说放下了,其实,怎么可能真的放的下呢?还是用坦然、开朗的态度面对要来的实际些。不要把这一切埋藏在深处,也许它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也许有一天会浮出来、颠覆。

    关于“慈悲”,一个未曾经历过生命大悲伤的人,他是无法具有慈悲心的,因为他无法了解别人的悲伤。在生命潜能的旅途上,不是要你去断烦恼、休菩提;不是要你无视于自己的软弱、害怕、伤害、苦恼,而只是一味地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去走。因为每天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很好”、“我很帅”、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会成功!”,而忽略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无奈、无助、孤单,将只会造成自我的疏离以及自我的分裂,让自己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

    佛陀如果不曾经历过努力的追寻、六年的苦修,他就不知道什么叫“放下”;不曾穿越生命力烦恼的人,就无法真正了解生命的善良与美丽;当孤独时无法面对自己的孤独,反用其它方式不断逃避,这样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也没有办法满足内在真正的需求。是的,有酸才有甜,没有经历过苦难不会知道幸福的珍贵,没有经历过失去不徽知道去珍惜,没有经历过分离不会知道相聚的喜悦!所以,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感受真实的自己!

 

    第六章  原罪(意识、存在和我)——执着于自己世界里的是非对错,你将沉沦于人生的苦海

 

    第七章  真爱——爱他,如他所是,并非如自己所想

   

    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那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会比他的存在、他的悲伤、他的欢笑、他的愤怒、他的眼泪、他的一点一滴来得更重要。真的经历过相爱的人,会知道,爱一个人,会多么在乎他,无论他的贫穷与富裕都会互相扶持;面对困难,都会共同积极面对;都会主动经营他们的爱情,直到天荒地老!电视电影里听到过很多次结婚誓言,“按照圣经的教训与她(他)同住,在神面前和她(他)结为一体,爱她(他)、安慰她(他)、尊重她(他)、保护她(他),像你爱自己一样。不论她(他)生病或是健康、富有或贫穷,始终忠於她(他),直到离开世界。我要娶(嫁)你、爱你、保护你。无论贫穷富足、无论环境好坏、无论生病健康,我都是你忠实的丈夫(妻子)。你往那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那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突然,很感动,其实结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在那些深爱你的人眼中,即使一百个卡内基、一百个比尔.盖茨、一百个社会上那些成功的人士,也都不如你更为重要。为什么你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而不让自己成为自己?当你努力地成为自己,以自己的存在为荣,你才会得到真正爱你的人。如果你努力想成为别人对策样子,即使有人来爱你,那种爱对你来说也是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在你的内心深处知道,他们所爱的只是你的某个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你。

     是的,在真爱中没有牺牲于与负担,真爱中也没有“应该”。所有的“应该”、“负担”、“牺牲”都会在生命中的某一天、某一时刻、某一层面要求代价与偿。这种爱的觉知不是为了别人而牺牲、委屈自己的需要而去爱,而是为了自己的所爱而去爱,这样的爱才不会给双方带来负担,彼此之间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有压力。真正的爱是没有条件的,他所爱的就是你本身,我们称这样的爱为“无条件的爱”。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除了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有多少爱是无条件的呢?又有多少真正无条件相爱的人,因为家庭,因为父母,因为世俗而分离?对那些号称非要找到有房、有车、有钱的才可以的人,我真的不想说什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撇开周围的一切,爱的单纯一点呢?

 

    第八章  成长与转变——随着对自己的行为、思想、感觉、情绪等模式的觉察,自己变了,你的世界也就随之改变了

 

    当一个人内在的世界改变了,他的情感情绪转变了,他的思想也就随着改变,此时一个人的相貌与身体,也会随着改变,所以美国林肯总统曾将说:“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以后,要为自己的长相负责。”这句话自由其道理。这也就是为什么生命潜能的课程着重于从内在深处的情感做直接的切入与接触,以这样的渠道开拓人的成长与妆变。

    如果你对成长与转变的观念只是想让自己成为某一种人,那你将会十分痛苦,因为它的真相不是如此,而那也太不值得。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个不同的自己,每一个不同的刹那,都值得你去享受。生命的品质一天天的提升,每天你会因转变而看到不同的世界和自己。所以整个成长与转变是觉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目标、目的。

 

    第九章  拥舞自然——接纳和欣赏生命中每一个春夏秋冬

 

    第十章  如来——我健康,是因为累了我睡、渴了我喝、饿了我吃

 

    一个发展成放弃自我界限的人,没有主见,即使偶尔有一些想法与看法也不敢提出,总是跟着别人的意见、总是没有自信、总觉得依附别人的意见比较安全,如果太突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一定得不到赞同,或者害怕被嘲笑,总认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没什么了不起,还是多听听别人的比较好。在感觉没有界限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他必须要在逼人开心快乐时,才会觉得安全;当身边的人有情绪、愤怒、悲伤时,他就没有办法轻松、自然;只要有人生气,他就会感到不安、害怕。经常把别人的问题,变成自己的问题。这样的人会将自己存在的价值依附于别人的情绪之上。去迎合,讨好比尔你是他们努力的重点,其实这样的生命是很累、很辛苦的。

    当你能勇敢、充分地去经历生命的每一个发生、每一个悲伤时,一份新的喜悦与宁静会在内心深处升起、开花。

(结束)

 

作者说:

    今天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都是从数亿个精子中精选的,都是最棒的。我们都带着无限的可能性、无限的潜能。

    当我在外界的环境与现实中碰到限制与捆绑时,要向自己的内在去看,到底绑住我的是外界的现实环境,还是我自己内在的一些成长经验?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一直活在“别人怎么说”的世界里,很少回头看自己的感觉是什么?自己的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想法是什么?

    生命潜能不是让你无视于自己的软弱、害怕、苦恼,一味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去走,而忽略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无奈、无助和孤单。那将只会造成自我的疏离、分裂,让自己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

    如果孩子六岁以前缺乏无条件的爱,那么就会缺乏自我存在的价值感,长大以后就会不断地从外在世界寻求认同和肯定,用做些什么、拥有什么、成为什么来弥补价值感的缺失。

    人的一生都在追寻回到子宫里的感觉,因为在那个地方,我们不需要呼吸、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就能从母亲那里得到生ingde资源而存在,并且获得满足。

    生命力所有的伤害和烦恼如同黑夜,而生命潜能里的真善美、菩提和智慧则犹如天上的星辰。星辰在白天依然存在于天空,只是白天我们看不到它们,要看到它们就等到黑夜来临。夜越深、越黑,天上的星辰就越加闪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