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半到底怎样玩?三句半鼓点 三句半表演

标签:
三句半曲艺鼓点标准表演 |
分类: 影视 |
三句半是一种中国民间群众传统曲艺表演形式。每段内容有三长句一半句。一般由4人演出,三人说三长句,最后1人只说简短两个字的半句,故称“三句半”。三句半一般押韵、同调,诙谐搞笑,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
三句半演出需要四个人,一个人腰上挂着鼓,其余三人分别手拿锣、钹、镲,咚咚—嚓,咚咚--嚓,敲打着登场。这种打击乐主要是节奏,由鼓领音,锣、钹、镲和音,锣声点顿。锣声停,一个人高声朗诵第一句,并根据意景做出一个动作和身体造型。接着第二句和第三句,每个人都需要作出适当的动作。出彩的是最后半句,不仅台词简短精彩,作出的动作也要十分贴切和夸张。每演完一节,锣鼓声再起,演员们边敲打着乐器边在台上转一圈,然后排成一溜接着演下一节。
举例:标准的三句半表演(山东方言)
表演 表演者甲乙丙丁四人,手里各持鼓,小锣,镲,大锣等击打乐器敲打登场。乐器停,甲高声朗诵第一句,并根据此句意思做出一个造型动作。下面乙第二句,丙第三句。丁的第四句是“戏眼”,下面单独说说。
三句半,三句半,关键在于半。半,其实只有一个字或两个字,也有三个字的。字多则味淡了。这一两个字要求很严,必须压韵,简捷,诙谐,合意,并出忽意料。一经丁喊出,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才行。观众大笑,台上四人敲打乐器转场,转一圈或两圈,之后接着表演第二段。一般,一个三句半节目有八——十段说词就可以了。
出场和退场的鼓点是噔不龙咚呛,噔不龙咚呛,噔不龙咚呛呛,噔不龙咚呛,噔不龙咚呛,噔不龙咚呛,噔不龙咚呛呛,噔不龙咚呛。中间每说完一套三句半后,鼓点是咚咚咚,呛呛呛,咚咚咚,呛呛呛,咚,呛,咚呛。
也有咚 嗒 咚 嗒;咚 嗒 咚咚搭;咚
嗒咚 嗒;咚 嗒 咚咚搭;基本重复四个小节的节奏型,中间可以加花,可买节拍器使用。
后一篇:冬游吊水壶、三角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