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陈劲松先生的文章,颇受启发。这两天在深圳,发现这里的楼市有回暖的迹象。一个朋友说,经过2007暴涨的人,会觉得今天深圳的房价已可以接受。
我是从2003年开始在深圳买房,2005年开始在北京买房,2007年到2008年把房子大部分卖掉了,除了自住的以外。顺便说一句,我的股票在2007年也出掉了,没有再进。
2003年我买房时号召同事朋友们一起买,我帮着找人给他们打折,但响应者不多。有几个跟着买的,都赚大了。
潘石屹有一句名言:永远不做大多数。我想,这也适宜于卖房或买房。
也就是说,如果全国人民都买,我就卖;如果全国人民都不买,我就去买。
现在的情形好像是“全国人民都不怎么买。”该怎么办?
陈劲松给出一些经验级的参考指标,值得关注。陈是很有功力和眼光的,试举一例。2002年深圳红树湾和香密湖一带出现了大批豪宅,包括我服务的媒体在内,几年所有的专业人士都在叫“豪宅堵车”,“狼来了”,我们还搞了“海湾决战”等推广,制造紧张空气。而陈劲松几乎独家判断深圳豪宅会大涨,主要原因是中国财富阶层的大崛起,并且身体力行地在波托菲诺·纯水岸买了一套豪宅。
后来的事实是,豪宅涨得最快,投资回报最高。
所以,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对一些价格调整比较充分的楼盘,可以考虑出手了。因为有的开发商说,我在亏本卖房子。
不是所有的楼盘都值得出手。“亏本卖房”也是虚虚实实,需要认真研判。
不要自信你就能抄到底,如同不要自信你一定能逃顶一样。
更常见的情况是,大多数人既抄不到底,也逃不了顶。
多数人都认同的机会未必是机会,多数人不看好未必就不好。
再重复一次我反复说过的观点:为什么要在6000点买进,而在2000点以下观望呢?
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房龙网:http://www.funlon.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