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赢在新媒体》连载二十六: “变拜访为采访”

(2007-08-07 09:34:08)
标签:

IT/科技

房产/置业

    “变拜访为采访”——这是我到搜房以后大力推行的一种理念,其实质是变营销为传播,强化客户对”媒体搜房”的深刻印象。

  我常对员工们说,搜房人要随身携带“三件宝”——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和录音笔,重要的会议和论坛还要带速录员。有了“三件宝”,就可以把重要的资讯在几分钟内上线发布,第一时间到达受众。

  我们的媒介经理拜访客户,要力求把每一次(特别是第一次)访问变成采访,做到上午采访、中午上线;下午采访,晚上上线;快速反应,图文并茂。

  我们的采访对象,可以是董事长、总经理,也可以是销售总监、销售部经理;报道的内容,可以是企业近况、楼盘动态等,也可以是一件事、一句话、一种观点,凡是网民和购房者关心的都行,小处着手,一点开始,各个击破。

  速度第一,不求完美。做传媒经常的要求是“快比好更好”。萝卜快了不洗泥,有点儿泥土没关系(网上报道稿可随时修改)。

  报道发布之后,我们报道的对象(客户)一般都会留意、关注。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在意外界对他的评价,都有潜在的被宣扬、被褒奖、被推广的欲望。他看到搜房对他的报道(特别是有他的图片、头像),一般来说,他极可能告知他的同事、圈子的朋友、家人等浏览(有一位广东地产商的董事长在他的奔驰车后座打开电脑让朋友浏览搜房对他的访谈,津津乐道。自然地,他成了搜房的忠诚客户)。即使他没有及时看到网上报道,他的同事、圈子的朋友或家人也有可能告诉他——在网上看到你了!听到这个消息,他会上网去找,并且心情不错。

  我们希望客户都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与搜房的”亲密接触”,特别是”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一次”总是深刻而难忘的。

  因为网络报道与传统媒体报道的价值观与取舍尺度有所不同,在传统媒体看来不是新闻的新闻,在网络就是新闻,网络新闻通常是动态的、片断的甚至碎片式的,所以”变拜访为采访”的操作难度并不大。试举下列选题供参考:

  《搜房高层在深圳拜会万科总经理郁亮》

  《万达北京团队VS搜房(楼盘现场访谈)》

  《星河湾梁上燕:今天辞职明日履新》

  《天鹅湾工程进度展示》

  《潘石屹今天还在办公室 “被抓”传闻不攻自破》

  《陈云峰:明天第一城明天提价》

  《金地中心:开发商今天宣布自己持有》

  《泛海国际售楼处美女如云》

  《观唐销售总监畅磊畅谈”中式别墅”》

  《沿海塞洛城:老总当了一天售楼员》

   ……

  类似的选题相当的多。关键是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只要转过了,就会时时抓新闻,处处遇新闻,人人有新闻。

  一句话,我们不是简单做营销的,我们首先是做媒体的。客户对做媒体的搜房有了好的印象和应有的尊重,生意就好谈了。

  我过去做传统媒体时,曾有过因为一篇稿与采访对象成为挚友,甚至让他一辈子感激、记情的经历。所以,我建议搜房的营销可以从采访入手,变拜访为采访。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