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30日晚7:00,离新年还有1天时间,我正式提出辞呈,离开工作了2年的搜房。
连日来,不断有朋友问我,为什么选择主语传媒?甚至博友李宗苗在博客中猜测“肖勇要干什么”(特别声明,绝对不是“唱双簧”)。
幸好有了博客的平台,让我可以省去不少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的功夫,向关心关注我的朋友们坦露想法,也顺便为主语传媒做一下广告。
应当说,想“动一动”的念头已有一段时间。来自主语的盛情相邀大概有1年多。不过按我一贯的观点,在一个机构工作时间不能太短(选择要慎重,选择了就要呆得住),要有积淀,包括文化、理念、经验、方法、资源等。半年前开始,我利用工作之余写博客,至12月29日共写了100多篇,即将成书一本(暂名《博客搜房》或《赢在搜房》)。2年,不算长,但与一些流星般跳槽的职业经理人相比,似乎也不能算短。2年的体验感悟,汇聚成一本书,也是一种收获,一段证明。
从根本上说,想“动一动”源于“创业情结”。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业时代,为什么不可以试一试呢?
创业成功,丁磊、陈天桥、李彦宏用了5年,莫天全用了7年,江南春用了3年,我们也可以有点儿“想法”。
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也不至于流落街头……
去尝试,尚有成功的一线希望;如果不试,则丝毫不可能成功。
我们愿意尝试伟大的过程,伟大的痛苦甚至伟大的失败。
有朋友疑问,你不是从传统媒体杀进新媒体了,怎么又回头了,倒退了?
还有朋友不解:为什么是主语?
也有朋友提出:为什么不自己干?
这里还需要多说几句,关于主语。
2005年春,我在深圳特区报的同事王侯携程友进等一干传媒精英从深圳转战上海。不知道他们在面对黄浦江两岸的高楼大厦时,是否发过“毒誓”——“上海,我们一定要拿下!”。
两年过去了。
我们看到的数字是,新民晚报地产广告2004年是8000万,2006年是1.7亿。
2006年9日,主语正式进军北京,运营北京晚报地产行业。短短几个月,初见成效。
记得2006年8、9月间,北京的地产界、传媒界议论纷纷,主语是谁?王侯是谁?
2005—2006年,中国传媒界有2个曝光率、提及率颇高的关键词——主语传媒,“主语模式”。
……
主语是什么?
我提出的答案是,主语传媒是中国主流媒体运营商。
准确地说,主语传媒现在是中国房地产主流媒体运营商。
主语目前的核心骨干,多为我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的同事、战友。用王志纲先生的话说,他们是一群“野生动物”(王老师把传媒人分为三类:“圈养动物”、“放养动物”和“野生动物”)。
主语人有《激情燃烧的岁月》般的激情、《亮剑》般的勇气和斗志、《兄弟连》般的团队精神。
主语人的创业精神、开拓精神、服务精神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策划能力都令我感动和钦佩。
总的来看,现在不是一个靠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时代,团队创业、合伙创业、合作创业成功的概率更高。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利益同享,风险共担;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主语倡导的这些理念,是符合团队创业、合伙创业、合作创业精神的。
主语的创业团队成员是各有所长、多元互补的,但都有“主语心”、“主语芯”,被“主语化”,成“主语型”。
创业团队还要有自己的核心和灵魂人物,在关键时刻或博采众长或力排众议,一锤定音,一剑封喉。如主语创始人、掌门人王侯先生。
至于主语的主营业务,现阶段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肯定是传统媒体。千万不要小看传统媒体,尽管受到新媒体的强力挑战,不少传统媒体增长乏力甚至掉头向下,但从全国来看,传统媒体的广告总收入仍占绝对优势,并掌握着主流话语权。
许多传统媒体如同国有企业一样,尽管呈现弱势,但底蕴深厚,资产优质,人才济济,颇有反弹空间和成长空间。对一些媒体而言,不是成长到顶或江河日下,而是潜力大着呢,大有可为,事在人为。
在我们这代人可以看见的未来,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被挤压,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预计会长期并存,互为补充。
仿佛是印证,风险投资转投传统行业近来已成风气。
况且根据主语的5年规划,主语媒体群将形成包括报、刊、网、视、声、讯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并举的格局。
关于主语的目标,我与主语董事会成员交流过,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主语要完成自己的“双百工程”——运营100家以上各类媒体,销售额达100亿以上。
在这一过程中,主语传媒集团旗下应拥有2——3家境内境外上市公司。
2006年,主语运营2家媒体,销售额近2亿。
2007年,主语计划运营8—10家媒体,销售额4—5个亿。
主语传媒集团,力求成为中国优秀传媒人最向往的平台之一,成为中国传媒人才高地。
主语的理想不是空想。中国的传媒市场和广告市场、房地产市场都是汪洋大海,有太多的机会。我们不做,谁做?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
莫天全先生领导的搜房创出了高速成长的奇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给人以激励。
我将永远感谢搜房给予的平台、锻炼和培养,感激曾经的同事们和合作伙伴们。
我和主语人力争实现人生的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