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广告:我们的上一代
(2011-02-14 20:44: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日夜有所思 |
有人问我怎么不喜欢回老家,我说人事太过繁杂。
父亲家有四个姊妹,母亲有五个,细细算来,每人手上都是一本苦大仇深的烂账。年前有次小姨发信息到老妈手机上,大意是说自己想死,作告别之意。老妈的反应与我差不多,很淡定,因为知道不过是一时气话,这么多年小姨不只闹过一两次,甚至也尝试过各种死法,不过都没有死成——为什么没死成?客观地说,我认为是没有真正想死的缘故。当死亡变成一种表演和要挟的道具,这个人很难再赢得周围人的同情,更勿说尊重。
其实我与小姨感情很好,小时候也与她相处很多,好长的一段时间我都是随她在生活,那时候她念初中,我念幼稚园,每天吃早饭时被她敲着脑袋说快点快点我不等你了。但后来的变化,自是让人叹息,渐渐无话。上次见面时她问我,你相信我有从新开始的可能吗?我说信。那时候我是真信,可后来发生的种种,也就慢慢不知道说什么了。徒劳的安慰我说不来,仿佛她也不需要,那根本不是实际的帮助。
过年回去,小姨比我想象中要精神很多,在外婆家的厨房里做饭,另外几个阿姨都在,这些年,母亲五姐妹第一次如此聚齐。大家吃吃喝喝,打牌说话,半夜里大吵,追着打出去,又哭着撵回来……我和表妹小西只好瞅了空隙溜出去透风,这样鲜明的热闹,实在有点受不了了。
而父亲这一边,二叔离婚,找了新的女友,年夜饭上醉得一塌糊涂,见了人就抱着哭。癌症7年的姑父日渐枯槁,姑姑说话时不时透着委屈,弱智的小叔倒是不言不语地坐在旁边吃东西,父亲一边给他加菜一边担心道:他不会吃坏肚子吧。
我不知道别人家的上一代是否也这么复杂多元,总之我们家的上一代,是以形形色色的状态生活着,以至于我幼年时无比向往刻板规矩的公务员生活,觉得有规矩才是安全。因为并不全都是美好的记忆,所以很多时候我对他们怀抱着的是莫名矛盾的既依恋又排拒的心情,有时候希望永远没有长大,不会知道家庭背后的一个个暗疮,不知道本来谈不上美满的大家庭,实际是以更为千疮百孔的状态存在着……那时候他们吵架,常常骂出来我们小孩子不明就里的话,很多年以后一一拼凑,才有了个模糊的结果。
大概是这些感怀,使我在看到虹影的《好儿女花》时特别被触动。一个人要完全坦诚地写出家族的阴暗面,就像当着众人脱下衣服露出有缺陷的身体,对我来说太难了。所以每次有年长的人问我为什么不写自己的大家庭,我说我还没有足够强大到可以书写,并坦然面对的时候。我推荐给母亲看了这本书之后,她表示无法接受。无法接受这样的赤裸。
今天想起来在淘宝上一些新书,便上了这本《好儿女花》,中年时期的记录,和少女时候的《饥饿的女儿》又有很大不同。后者是青春冰凉的残酷和绝望,而前者在大片悲凉之后,居然对生活有了安和的体谅。大概这就是生命的过程吧,从自以为的绝望,到懂得自给希望,毕竟总是要过下去的。
《好儿女花》的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9247332336
《饥饿的女儿》的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9247226090
都是自传,虹影的文字一向以大气称道,不能接受这个世界满目疮痍者,请自行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