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师生交流 |
1、当末尾的音素是a、o、e、u时,因舌尖有足够的空间卷起,儿化时原韵母不变,直接卷舌儿化即可。如冰渣儿、外号儿、模特儿、网兜儿等。
2、当末尾的音素是i、-n、-ng,儿化时丢掉这些韵尾,队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卷舌。当后鼻韵母丢掉韵尾-ng后,主要元音往往同时鼻化。如墨水儿、纳闷儿、透亮儿。
3、主要元音是i ü的直接加er(包括in 、ing、ün ,丢掉韵尾n、ng)。如:针鼻儿、小曲儿、够劲儿、人影儿、短裙儿。
4、两个舌尖音-i(前)和-i(后)儿化时的实际读音是用er直接替代。如:咬字儿、没事儿。
三、 偏误矫正
四、 儿化的作用与应用
1、区别词性的作用:
盖(动词)——盖儿(名词)
尖(形容词)——尖儿(名词)
破烂(形容词)——破烂儿(名词)
亮(形容词)——亮儿(名词)
2、区别词义的作用:
头(脑袋)——头儿(领导、首领、一端)
眼(眼睛)——眼儿(窟窿眼儿、小孔)
白面(面粉)——白面儿(白色粉末或毒品)
信(书信)——信儿(消息)
3、表示小、可爱、亲切或蔑视、鄙视等多种感情色彩或语气。例如:
小牛儿 小孩儿 宝贝儿 心尖儿 小草儿
小崽儿 门缝儿 有趣儿 小丑儿 小偷儿
4、北京话口语习惯沿袭下来的:
(1)说哪儿去了,没边儿没沿儿的。
(2)一大早儿就遛弯儿去了。
(3)这天儿真好,明儿见。
五、听音及发音训练
1、词语
包干儿、差点儿、没事儿、烟卷儿、一会儿、年头儿、帮忙儿、面条儿、针鼻儿、咬字儿、中间儿、小鸡儿、旦角jue2儿、本色shai3儿、唱片儿、快板儿、碎步儿、小辫儿、走调儿、做活儿、裤兜儿
2、句子
(1)、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3)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坡穿上一件带水纹儿的花衣。
3、绕口令
(1)小姑娘儿,红脸蛋儿,红头绳儿,扎小辫儿,黑眼珠儿,滴溜转儿,手儿巧,心眼儿快,能开地(来)会种菜,担水浇花儿走得快。
(2)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挑着水桶儿上庙台儿,摔了个跟头拾了个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花碗儿。小花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当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3)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又说又唱我真带劲儿!
4、文章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