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三)儿化

(2007-04-29 14:24:22)
分类: 师生交流
 一、 什么是儿化?
    普通话里有一些词带有后缀“儿”,由于后缀“儿”在口语中是处于轻读的地位,因而在口语表达时常把它与前面一个音节合并成一个音节同时发声,此时的“儿”就失去了独立性,被“化”到了前一个音节上,只保持一个卷舌的动作而发生音变,形成“儿化韵”。
    儿化音节在拼写时只在前一音节的末尾加上一个“r”做提示,如“花儿”写成“huar”。
   
二、 儿化韵的音变规则
    儿化韵音变的基本规则是使前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带上卷舌色彩。

1、当末尾的音素是a、o、e、u时,因舌尖有足够的空间卷起,儿化时原韵母不变,直接卷舌儿化即可。如冰渣儿、外号儿、模特儿、网兜儿等。

2、当末尾的音素是i、-n、-ng,儿化时丢掉这些韵尾,队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卷舌。当后鼻韵母丢掉韵尾-ng后,主要元音往往同时鼻化。如墨水儿、纳闷儿、透亮儿。

3、主要元音是i ü的直接加er(包括in 、ing、ün ,丢掉韵尾n、ng)。如:针鼻儿、小曲儿、够劲儿、人影儿、短裙儿。

4、两个舌尖音-i(前)和-i(后)儿化时的实际读音是用er直接替代。如:咬字儿、没事儿。

 

三、 偏误矫正
    儿化词语无卷舌色彩是语音错误,或者把儿化韵的2个汉字读成2个音节,也是语音错误。儿化词语的卷舌色彩不够是语音缺陷。儿化是普通话表达中极为常见的现象,要加强训练。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纲要》中有“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收词189条,是训练的重点材料。

 

四、 儿化的作用与应用

    儿化在有些词语里具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有些儿化具有细小、轻微的意思,还有的表示说话人喜爱、亲切的感情。应用时要注意体会和鉴别。
1、区别词性的作用:
盖(动词)——盖儿(名词)
尖(形容词)——尖儿(名词)
破烂(形容词)——破烂儿(名词)
亮(形容词)——亮儿(名词)
2、区别词义的作用:
头(脑袋)——头儿(领导、首领、一端)
眼(眼睛)——眼儿(窟窿眼儿、小孔)
白面(面粉)——白面儿(白色粉末或毒品)
信(书信)——信儿(消息)
3、表示小、可爱、亲切或蔑视、鄙视等多种感情色彩或语气。例如:
小牛儿 小孩儿 宝贝儿 心尖儿 小草儿
小崽儿 门缝儿 有趣儿 小丑儿 小偷儿
4、北京话口语习惯沿袭下来的:
(1)说哪儿去了,没边儿没沿儿的。
(2)一大早儿就遛弯儿去了。
(3)这天儿真好,明儿见。

 

五、听音及发音训练
1、词语
包干儿、差点儿、没事儿、烟卷儿、一会儿、年头儿、帮忙儿、面条儿、针鼻儿、咬字儿、中间儿、小鸡儿、旦角jue2儿、本色shai3儿、唱片儿、快板儿、碎步儿、小辫儿、走调儿、做活儿、裤兜儿
2、句子
(1)、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3)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坡穿上一件带水纹儿的花衣。
3、绕口令
(1)小姑娘儿,红脸蛋儿,红头绳儿,扎小辫儿,黑眼珠儿,滴溜转儿,手儿巧,心眼儿快,能开地(来)会种菜,担水浇花儿走得快。

(2)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挑着水桶儿上庙台儿,摔了个跟头拾了个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花碗儿。小花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当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3)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又说又唱我真带劲儿!

4、文章片段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