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生活装修50平米 |
分类: 日常随笔 |
忙忙碌碌,来来去去,到头来算算,生活留给自己的,真的不多。
一种对于家的渴望,便跨越了四方空间的实体,需要一种宁静和轻松来抚平。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5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种对家和生活的定义也逐渐清晰起来。
而这样的房子是轻松的,是彩色的,是一种可望也可及的理想。
衣柜是淡淡的橙黄和淡淡的蓝,
色彩的和谐是在当初挑选家具时没有想到的。
一直想以宜家来诠示,简洁而时尚。
衣橱里,挂满了自己的衣物,
从休闲的运动服到正统的职业装,
所有衣服都被分门别类照顾得十分周到。
床头前小小的闹钟,时刻提醒着自己,
不要因为时间而错过任何机会。
床的另一边是张小小的电脑桌,工作的地方执著于工作。
卧室小小的空间被精细地划分出不同大小的功能区。
喜欢在下午,当太阳斜射进屋里的时候,手里握着茶的温暖,翻几页闲书。
特意挑了张粉红的转椅,瞬间把平淡的卧室点缀的活泼、调皮起来。
窗前,没有过多的装饰,连窗套,也是简单的一块板,再刷上一层白漆。
插花的瓶子是上回和朋友K歌时,喝剩下的,觉得还漂亮,就带回了家。
四朵色彩太阳花,将白昼所有的喧哗浮土都埋藏其中。
不管窗外春夏秋冬,一切都是自然随意的。
整个卧室,所有的家具,都是从宜家搬来。
甚至连台灯、闹钟、相框也是一样。
床背后那大块空白的墙,留着以后挂上自己拍摄的最得意的照片。
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摆设,摒弃的是过分的浮夸和琐碎。
生活就是应该充满享受。
(厨房篇)
整个厨房,里面鸽灰、淡银、浅白充斥。
毕竟是玩弄水和火的地方,应该显得多些的稳重。
整个房间,设备很少,寂寞的只能在阳光下发呆。
只因不经常在家做饭。
厨房里,柜子很多。
里面收满了各种零零碎碎、漂亮酒具、餐具。
活像一个让你想象不到有多大的魔法师的魔柜。
而最耀眼的,就是那盏宝蓝色的钟。
厨具是上海过来的,四样,正好凑足一桌的麻将位。
在阳光里闪闪发光。
或许也只有在阳光下,它们才感觉到些许的价值存在。
平时的寂寞,象似武侠书里的独孤求败。
最喜欢的,是这一整条的花砖。
黑色的底,白色的枝条,弯曲着沿墙而上。
象副浓重的水墨画,顿然的沉静了下来。
其实,古朴、简单,便是生活留给自己的底儿。
(客厅篇)
喜欢把整个人,窝在沙发里
翻翻摊在桌头的杂志
染了尘的心,便在酒精的微醉和阅读的恍惚中
沉静了下来
四人的餐桌
黄白色的雏菊,安静的插在透明玻璃瓶里
一盏黄色的灯泡,外面乳白色的灯罩,吊在一根干脆的电线上
都不寂寞
家的感觉,就是那点着的黄色的灯
灯洒下的光,又明又热
裹着手里的书和手机,都变成暖烘烘的
白天的忙碌和烦恼,在这里都可以沉静下来
(露台阳光房)
在露台晒太阳
让人懒得睁开双眼,感受着温热的照耀
脑海泛着叶影,摇曳晃荡
阳光洒落到地面,映出长长的倒影
阳光透过玻璃,懒洋洋的泻下来
坐在里面,整个人马上会被阳光紧紧的包围起来,闪闪发光
一杯清茶,一份报纸
生活就这么沉淀下来
室外,阳光非常充足
从外面看屋里,感觉有一股源源不断的鲜活能量注入整个房间,令整个空间充满着生气
玻璃挡住了风雨,却让阳光大把大把的洒落进来
一位阿姨在看到后,尖叫着说:这露台真舒服,真是个晒冬腌菜的好地方
(心情篇)
一直这么想着,
圣诞节,和朋友们聚在一起,一边打着牌,一边任由阳光抚摸着自己
大年三十,一家人吃着火锅,看着慢慢冒起热气把玻璃全部蒙胧
情人节,和最爱的人,喝着红酒,看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星
喜欢用玻璃杯喝水,那样的透明
喜欢用淡淡的碗具,那样的干净
喜欢用斑斓的餐垫,那样的热情
就喜欢这样,边看着杂志,边品尝食物
(零碎的照片)
这是客厅的一角
橙色的主题墙,别的都是淡绿色,卧室则是淡紫色
当初在装修时,所有人都反对,用这么多的色彩
现在庆幸,当初坚持了
玄关,大门打开第一眼看到的东西,只是简简单单三样
一个裸露的鞋架,让鞋子也能一起呼吸
一块平常的搁板,搁板上放了一个盘,进门的时候,随手能放点小零小碎的东西
墙上是从美国带回的正版乔丹球衣,自己最最宝贝的东西
大门的背后,怪兽“夕”面目狰狞的守护着
纯白杨木手工制造
是从一个云南的老艺人手上购得
我是个迷信的人,有它的守护,心里能感觉踏实点
客厅的CD架
等摆上CD才发现,原来自己听歌蛮多,但买碟却很少
有阳光的下午,让音乐陪伴
何尝不也是件快乐的事
电视墙的另一端
酒是平常在喝的,兵马俑是西安买来的,相框里的是自己最爱的乔丹
鱼缸里养的是一条黑色金鱼,露出半个脑袋的名叫“龟仙人”
原来自己生活的很大一部分都折射在了这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