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韩信有关的32条成语大盘点

标签:
汉书韩信传32条成语历史体味学习课堂杂谈 |
分类: 学习课堂---美文茗园 |
http://static.damai.cn/http_imgload.aspx?p=e2e4c2cfeec21ee2e4c2cfeec21e0da95ba91eed1e5b1eed1ecece1e4bb3eda9afb35e8ab05e0dd0a9b07d4b7dd2b0e2d01fceb0d05e1fcdcd8a8aede2d24b4bdfcd4bcddfce5ece
1、【国士无双】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2、【一饭千金】比喻受恩后予以厚报。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3、【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人越多越好。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4、【沈沙决水,半渡而击】“水战”的成功典范。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
5、【背水一战】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6、【拔旗易帜】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7、【置之死地而后生】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8、【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利用敌人被我“示之以动”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虚而入,以达军事上的出奇制胜。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9、【十面埋伏】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出自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10、【战无不胜】形容军队打仗每战必胜或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11、【兵仙神帅】比喻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出处:明代学者茅坤《史记钞》曰:“予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予故曰: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辞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然哉!”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明神宗第五子、瑞王朱常浩为祭拜韩信,于汉中拜将台制立“兵仙神帅”诗碑。
12、【胯下之辱】指极大的侮辱。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13、【解衣推食】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14、【居常鞅鞅】指志不满也。出自《汉书·韩信传》。
15、【功高震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16、【萧何月下追韩信】对人才尊重的表现。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萧何:“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萧何说:“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17、【金石之交】如同金石般坚不可摧的交谊。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18、【汉中高对】高水平的对策。出自韩信登坛拜将时与刘邦的一席谈话,史家称为“登台对”或“汉中策”。
19、【独当一面】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20、【略不世出】谋略高明,世间少有。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21、【不赏之功】形容功劳极大。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22、【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23、【妇人之仁】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24、【推陈出新】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出自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不特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25、【勋冠三杰】三杰指的是萧何、张良和韩信。意思是说,三杰之中,韩信的功劳最大。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26、【伐功矜能】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27、【鸟尽弓藏】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28、【兔死狗烹】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统治者杀掉功臣。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29、【人心难测】人的内心难以探测,喻指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多用于贬义。亦做“人心莫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30、【钟室之祸】钟室指西汉长乐宫的钟室,长乐宫是吕后居住的地方。韩信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后以“钟室之祸”指功臣遭忌被杀。钟室发生的灾难,比喻被人暗算、暗害。出自《淮阴侯列传》: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髃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遂夷信三族。
3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出自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