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静空闲林
静空闲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14
  • 关注人气:7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宫乐图》临摹

(2011-02-14 17:41:21)
标签:

宫乐图

绘画临摹

杂谈

分类: 设计与生活

http://s4/middle/4bd926b6g9c3b35682523&690
 《宫乐图》原画http://s6/middle/4bd926b6g9c3afa93a6a5&690
我临摹的《宫乐图》,规格:800mmX600mm
http://s16/middle/4bd926b6g9c3af99f7b5f&690

http://s14/middle/4bd926b6g9c3afb2c300d&690

http://s15/middle/4bd926b6g9c3afb87b50e&690

http://s1/middle/4bd926b6g9c3afc204660&690

http://s13/middle/4bd926b6g9c3afcc836ac&690

http://s1/middle/4bd926b6g9c3afd7f4c50&690

http://s6/middle/4bd926b6g9c3afe2727b5&690

    这幅《宫乐图》中画后宫女眷十二人环案适坐,或品茗,或行酒令;中四人,并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胡笳(又名筚篥)、琶琶、古筝与笙。侍立的二人中,复有一女击打拍板,以为节奏。   时序相隔千余载,《宫乐图》的绢底也呈现了多处破损,然画面的色泽却依旧十分亮丽,诸如妇女脸上的胭脂,身上所着的猩红衫裙、帔子等,由于先施用胡粉打底,再赋予厚涂,因此,颜料剥落的情形并不严重;至今,连衣裳上花纹的细腻变化,犹清晰可辨,充份印证了唐代工笔重彩一格的高度成就!   画面中央是一张大型方桌,后宫嫔妃、侍女十余人,围坐、侍立于方桌四周,团扇轻摇,品茗听乐,意态悠然。方桌中央放置一只很大的茶釜(即茶锅),画幅右侧中间一名女子手执长柄茶杓,正在将茶汤分入茶盏里。她身旁的那名宫女手持茶盏,似乎听乐曲入了神,暂时忘记了饮茶。对面的一名宫女则正在细啜茶汤,侍女在她身后轻轻扶着,似乎害怕她醉茶的样子。   据专家考证,《唐人宫乐图》完成于晚唐,正值饮茶之风昌盛之时,茶圣陆羽《茶经》便完成于此际。稍稍回顾我国饮茶方法源流,唐以前都属于粗放式煮饮法,即煮茶法。陆羽在《茶经》里则极力提倡煎茶法,他的煎茶法不但合乎茶性茶理,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一经推出,立刻在文人雅士甚至王公朝士间得到了广泛响应。

  从《宫乐图》我们可以看出,茶汤是煮好后放到桌上的,之前备茶、炙茶、碾茶、煎水、投茶、煮茶等程式应该由侍女们在另外的场所完成;饮茶时用长柄茶杓将茶汤从茶釜盛出,舀入茶盏饮用。茶盏为碗状,有圈足,便于把持。可以说这是典型的“煎茶法”场景的部分重现,也是晚唐宫廷中茶事昌盛的佐证之一。

 

    受一位爱茶之友相邀为之临摹这幅《宫乐图》,在春节假期里,静静地描摹,格外愉悦,很久没有这样认真的画工笔了,对于画面的色调进行的适当的个性化处理,为之增添了些许时尚的气息。由于选择了仿古宣纸,临摹品的质感还是非常可人的。轻轻抚摸仿佛可以感受到那来自盛唐的茶香。画画的确是件非常享受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情为何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