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春晚没看,今年想补回来,所以看了。结果是灰常灰常的失望。除了赵本山那个下蛋的小品中几句冷台词和郭冬临对着钱包捣糨糊那段让我笑了两声,其他的基本让我面部没有舒展过。可为什么台下的那些个“托”笑得那么欢呢?叫“好”叫那么大声呢?废话,毕竟是“托”嘛,央视早没骨气了,比不过地方台,只好雇佣些人来“拖”它一地板。竞争激烈啊,郭达和蔡明不也抢着送礼吗?可话说回来,竞争这么激烈,怎么看来看去还是冯巩,牛群,你们两个虽然拆了开来,可还是那张面皮,那点包袱。下面年青的不给你们点压迫感,黄宏你拿别人的作品也就能交差了。潘长江少了自嘲精神,什么都不是了,不过和他配合的姑娘演得真好。老实说,赵本山和宋丹丹那小品也不怎么样,可和其他几个比,还能高看一眼,公鸡都能下蛋了,还能坐战斗机,“狗窝”,“狗仔队”也算讽刺了一把炒作风。
这些个语言艺术作品都没有新意,很难期待其他的内容了。不过那个杂技和舞蹈《小城雨巷》相当出彩,是这台平庸的晚会少有的亮点了。
都说穷则思变,央视平庸了这么多年,却还打着最大《联欢晚会》的旗子,你倒也弄点创意啊。一年创不出就两年,两年创不出就三年,三年创不出,你也就别创了,你只有创不出的本事了,央视春晚又不是什么品牌,你不搞了,也没人怪你,留给地方台自娱自乐也是不错的办法。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越搞越破。老百姓是看不惯太“雅”的东西的,如果搞的“俗”一点,吸取点南方艺术,向地方台靠拢,走地方台的晚会形式,或许春晚就能有更好的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