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

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分别是美国著名作家德莱塞的《嘉莉妹妹》,《珍妮姑娘》里的主角。
“这两部作品距今已经100多年了,然而仍同时跻身于美国《现代文库》所评选出的“20世纪100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中。须知,一个作家能享有两部小说同时获选的殊荣,实在是很罕见的。”(见潘庆舲译者序)
掩卷之后,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的身影一直在眼前晃动,驱之不去。
两位姑娘,生活在同一时代十九世纪。我忽然起意将她们稍稍做个比较,从一个角度,以洞悉两部小说传世百年而不衰的真谛之一。
嘉莉,珍妮,出场时都仅有十八岁,出身穷苦,不谙世事,遇事羞怯而天真,且貌美如花。
嘉莉是拎着一只破旧的小箱子乘上一列开往芝加哥的列车投奔姐姐讨生活去的。谁知姐姐也一贫如洗,姐夫更不容她。她是个要强的姑娘,便进鞋厂打工,苦头吃足,到头来还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几近流浪街头。
珍妮呢,家境比嘉莉更不堪,父亲终年因病卧床,兄弟姊妹六口,仅靠母亲和她替旅馆客人洗衣度日。
不知怎的,女子的命运转折,常与她们的貌美有关,无论外国还是中国,莫不如此。嘉莉,珍妮也没逃出这一人生的设局。
嘉莉在芝加哥从姐姐家出走冻馁街头时,是在火车上结识的且艳羡她美色的推销员德鲁埃援手相助的——给饥饿的她吃了顿饱饭,继而又给了她两张十美元,让她添置必须的御寒衣物。并为她租了小巧的设备齐全的小公寓,进而两人开始了同居。读者可以想见,这第一转折,嘉莉犹如从地狱升至了天堂,她的满足,她的感恩,她的快活,都溢于言表!但似乎又不是嘉莉所追求的爱情,她仅是被德鲁埃包养的情妇。
珍妮,正是在旅馆替母亲敲开客人——前参议员布兰德的房门时,她的美貌成了无法阻遏的通向灾难的引线,从此文质彬彬的巧施善行的大到可以做她父亲的布兰德主宰了十八岁珍妮的生活、精神和命运。没见过世面的珍妮天真的以为自己遇到了世上最好的最慷慨的人,认定她的亲人们从此有了指靠。布兰德与珍妮的交往,目的性极强,他希望与珍妮平缓又愉快的过从能出现高潮和质的变化,这样的机会终于,也是必然的出现了:珍妮的哥哥因为家庭偷煤而啷当入狱,结果判罚十美金。这十美金,在珍妮家就是巨款,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巨石,一家人都被压垮了。但在前议员布兰德那里真是小事一桩,布兰德轻松摆平,珍妮哥哥平安出狱,就是当晚,布兰德让珍妮失了身。
意外的是,布兰德突然早逝,留下了珍妮和一个遗腹子。珍妮还没认清布兰德到底是好人还是老奸巨猾的流氓,她的生活便迅速跌入了更深的深渊。这是珍妮生活的的第一次巨变。
相较嘉莉与珍妮的第一次巨变,他们都因听信了他人,前者初步解困,有了依附,无须劳苦,过上了吃穿不愁还有娱乐的好日子,满足了她的虚荣心。后者珍妮更是听信布兰德的一言一行,并深信不疑布兰德的用心至纯至真,到头来落得个大祸临头!而嘉莉看问题则稍胜一筹,知道德鲁埃不是救苦救难的上帝,他之所以向自己伸出援手,是他贪色,与她姘居。这样的认知,决定了她后来的更高的追求。
德鲁埃虽然爱色,且转头就会忘了小公寓里的嘉莉,不过他以能搭上并占有嘉莉为荣,邀请大酒馆的经理赫斯特伍德来家做客,不仅介绍嘉莉与经理认识,还拜托在自己出差期间让赫斯特伍德照料嘉莉。从此,在德鲁埃一方说,是引狼入室,结果被人夺爱;对嘉莉来说,又大开了眼界,原来天外有天,而且是个从未见识过的花花世界,她整日想着跻身上流社会,做一个经理太太尽享荣华富贵,殊不知经理早就金屋藏娇有了家室和子女。
如果嘉莉安于与德鲁埃在芝加哥的小公寓过下去,下面的故事原本不会发生,但一个女孩子一旦虚荣心极度膨胀,常会利令智昏,到了遇事不会判断的地步。就这样,赫斯特伍德卷了酒店的巨款并设计诓骗嘉莉火速去看望“重伤”的德鲁埃,一直将嘉莉骗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慑于警方的追捕,赫斯特伍德退赔了巨款,带着嘉莉又流落纽约。
真相的败露,终于警醒了嘉莉,她先是认命陪赫斯特伍德过朝不保夕的苦日子,后终于离开了自甘堕落不思改变命运的昔日经理。
面对生存的威胁,嘉莉展现了坚强面对吃苦耐劳的务实态度,几多风雨,几经浮沉,嘉莉终至在百老汇成了熠熠闪光的大明星。
自布兰德死后,珍妮生下了孩子,生活的担子更重。她只得到富人家帮佣。这一选择,又将她的命运彻底改变。在东家,她被客人莱斯特看中,并穷追不舍。这时的珍妮脑子是清醒的,她时时告诫自己,再不可犯先前的错误。这一底线的坚守让她抵挡了好一阵子。但珍妮不同于嘉莉,嘉莉的奋斗只为改变自己的命运,珍妮则为的是家庭里那七八张嘴,为养育她的女儿维思德,为病恹恹的父亲。她心无旁骛,只想着家,家,家!
不想珍妮家屋漏偏遭连夜雨:他的父亲在厂里烫伤了双手,家里又遭崩塌。莱斯特趁着这个机会,出钱帮珍妮家走出困境,珍妮觉得莱斯特是恩人,拯救了她的家,何况莱斯特真爱自己。自己也爱莱斯特,于是她投入了莱斯特的怀抱,成了莱斯特金屋里的金丝雀,并幻想着有朝一日莱斯特能娶她。珍妮的天真就在于,她没看清她和莱斯特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阻碍:莱斯特是大工厂大公司的继承人,家庭百般反对他们在一起,并用遗嘱条款相威胁。珍妮自己是赤贫人家的女儿,门第相差悬殊。别说在百年前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即便在现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珍妮的结局,终成悲剧:莱斯特抛弃了她,女儿病亡,孓孓一生直至终老……
有的人,只经一事,即能幡然醒悟,如在纽约的嘉莉,面对赫斯特伍德的潦倒、沉沦,自甘堕落,她就知道,非自己跳出家庭就一定不能自救。而珍妮十几年与莱斯特在婚恋的离与存之间反复纠葛,反复轻信,都没参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尽管提出斩断情丝主动离开的是珍妮,不得不说体现了珍妮的志气。但她始终认为莱斯特是重情的,是爱她的。从这个角度看,珍妮是个柔弱的人,不如嘉莉遇事决断,勇敢向前。
我爱嘉莉,也爱珍妮。爱她俩的善良,爱她俩的热爱生活,爱她俩的敢于担当,爱她俩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020、12、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