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行—— (一)中央大街

标签:
哈尔滨中央大街列巴套娃 |
分类: 旅行 |
有些诱惑,难以抗拒,譬如,去哈尔滨。
想去哈尔滨,起意于何时呢?还真不好说。是看了《夜幕下的哈尔滨》?是看了《悬崖》?是看了迟子建的《晚安玫瑰》?是看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抑或是在俄罗斯就听说了哈尔滨也有座俄罗斯风格的索菲娅大教堂?也许是这诸多因素糅杂在一起久久发酵的结果吧。总之,想去哈尔滨的念头挥之不去。
原本去年就成行的,谁料想东北发了大水,无奈取消。今年,无所阻挡,不去等啥?
中央大街一头起于经纬街,另一头直达松花江边,全长1.5公里。它始建于1898年,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及与之交叉的辅街有75栋欧式建筑,它们汇集了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新艺术运动风格和折中主义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使这条大街成为了建筑艺术博物馆。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为了步行街。与之交叉的辅街有16条,每条以数字相称,如第一条街即叫做“第一道街”。
值得一提的是,1924年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给大街铺上了光滑的方块花岗石路面,密实而精巧、光亮而齐整的方石路面使大街变得艺术而耐磨,据专家鉴定,这路面还可磨上一二百年。走在这样的路面上,怀旧之情顿生,也想起了上海曾经有过而被拆除殆尽的石子路。还应该提上一笔的是,给一条路在起始端镶上漂亮门扉的,我也才在这里见到,它让你一进门,就如同真的迈入了博物馆,引领你一馆一馆地慢瞧细看……
中央大街,白天与夜晚,我们都与之晤了一次面,白天它是喧闹的,热情喷涌的,人群摩肩接踵,拥挤得不亚于上海的南京路。各式商店似乎都带有俄罗斯风情,橱窗里陈列着俄罗斯套娃,俄罗斯帽子与饰品,店里用布袋盛装着俄罗斯大面包——俄式列巴。不知为啥,我突然想起,三十年代的萧红,在中央大街饿得胃绞痛买不起一只列巴以及乞丐满街祈求施舍一块列巴而不得的惨景。如今的大街上,人们衣着光鲜时尚,吮着马迭尔冰棍,优哉悠哉地徜徉着,对硕大的列巴只笑看而无意购买。夜晚,中央大街流光溢彩,泛光灯将异国风情的建筑映照得童话般迷人,一长溜排开的是街头艺人作画的长阵,与莫斯科的 老阿尔巴特大街一模一样,为中央大街又增三分浪漫!
1.5公里的大街,如长卷铺展,展示的是哈尔滨的繁荣与骄傲,憧憬的是哈尔滨更为美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