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千年猫
千年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30
  • 关注人气:1,1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

(2009-03-23 00:46:00)
标签:

河北

迁安

冀东

长城

冷口

关城

抗战

旅游

分类: --影像长城--

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

    长城冷口关位于河北迁安县东北35公里,明初所建,明时为蒙古部落进京入贡的通道,也是冀东通往内蒙、东北的重要门户。据史料记载:冷口关原名“清水明月关”,与其依山傍水的美丽环境相符,很有诗意。

     传说清康熙私访骑驴关,恰逢天降大雪,几次都被风雪袭击,不能过关,后来他学八仙里的张果老倒骑驴,才艰难而过,但至北门时,因风硬路滑,突然驴失前蹄,将他摔下,险些跌进山涧,但总算是过了关,这时,他回头不由惊叹说了一句:“好难过的冷口关啊!”从此冷口便得名。
    冷口关东西山势低平,关内外道路子坦开阔.关城随山势修建,据《水平府志》载:“关城为砖砌,高二丈九尺,周三百八十七丈有奇,东、南各有一门。”

    今天,冷口关两侧山上的长城,由于早年的战火和多年来人为的拆毁,已经显得破烂不堪,仅仅以夯土墙残址尚可看出原建筑规模。冷口村内原关城得到了部分修缮,仅关城东侧凤凰山远离道路和村落之上的城墙和敌楼尚保存基本完好。但冷口长城、关口往日的雄姿已不在,蓝天白云之下,却更显得凄凉。

 

俯览冷口

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

冷口村和凤凰山上的长城

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

从迁安到青龙县的公路穿过冷口

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

重修的冷口关城南侧

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

重修的冷口关城北侧

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

关城城砖的新旧对比显得很不协调,淡漠了那种沧桑感

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

    在历史长河中,冷口关也曾被点染了一笔浓重的色彩:

    冷口关由于地势险要,历史上各朝代均派重兵把守。由于明代蒙古游牧骑兵经常由冷口南下侵犯抢掠,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在此修边城、筑敌台。作为冲要之地,冷口关的战火一直延续到近代。民国初年,这里是直奉军阀混战的主要战场。

    明朝1636年,满清皇太极命大将阿济格统率大军,袭扰明境,破居庸关入长城,直捣河北,一路打得明朝军队狼奔豕突,与明军作战56次,攻下12城,俘获人畜十几万,后经冷口关出长城北还。

    1933年1月至3月,侵华日军对我华北地区大举进攻,爆发了中国军队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抗战”。3月4日,冷口关被日军第8师团第14旅团的米山先遣支队攻占。冷口长城阵地的丢失将对中国军队的防御造成很大威胁。冷口一旦失陷,便会威胁到界岭口及喜峰口国军29军的后路,因此,它是关系战役全局的一个关口。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正因如此,冷口被日军攻占之后,北平军分会立即向时任国军第32军军长的商震发出了收复冷口的命令:“查冷口为滦东要隘,至关重要,据报敌一部已占领该口,构筑工事中,亟应力予驱逐,以援侧防”

  冷口关两边的山势比较平低,日军占领后,军事上无险可守,再加上此地山石纵横,天寒地冻,要修筑战壕很困难。日军初来乍到,本无什么基础,携行物资也不多,所以基本上没有搞什么防御工事。更重要的是他们仅用12天的时间就占领了热河全境,由此产生的麻痹思想使他们认为中国军队是不堪一击的。所以米山先遣队在占领冷口关以后,绝没有想到中国军队会进行反击,因而也就没有作这方面的准备。

  在整个长城抗战中,包括古北口、喜峰口在内国军的任务均是防御,而在冷口却要向敌人发起进攻。加上日军装备精良,从东北打到华北,一路如秋风扫落叶。但家仇国恨使担任长城防御、抵抗日寇的国军官兵们保持了旺盛的斗志。

  3月6日,在傍晚的雾霭中,从建昌营到冷口关赶到的39师官兵随着指挥官一声枪响,官兵们如饿虎扑食般向日军营地冲去。正是晚饭时光,日本兵都拿着搪瓷缸准备吃饭,阵地上只有几个哨兵。鬼子队长米山好不容易把队伍集合起来,这时中国军队已冲到跟前......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大刀、刺刀、手榴弹,139师的勇士们和日军展开了血战,抵近拼杀,让日军的大炮、机枪等精良装备全部失去作用。见中国官兵勇猛无比,日本兵草草应战后纷纷败退,任凭米山如何督战。最后,连米山本人也只好跟着溃逃。战斗仅进行了两个小时,被日军占领的冷口关就被夺了回来,取得了以使用大刀、刺刀、手榴弹,击溃了武器装备优良的日军第8师团第14旅团的辉煌战绩。这也是国军在长城抗战中的惟一一次进攻战。

    光阴荏苒,弥漫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去。伫立于长城脚下,仿佛仍能听到勇士们杀敌的怒吼,那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声与号角,依然那样令人荡气回肠。面对残缺的城墙、面对正在逝去的清水与明月,其实在我们心里更应该筑起一座更加牢固的长城,那就是“责任”和“义务”。

    走长城何尝不是一味艺术的品赏、一次历史的研读、一份细细的静思、更是一抹令人难以割舍的“长城情怀”。有种企盼:冷口!清水明月何时还?这就是我们的冷口长城,一记已经被列为中国几大残缺长城之一的伤痕,真心地去好好保护它、珍惜它吧......

 

残缺的长城令人心痛,也令人深思......

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影像长城:清水明月冷口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