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认为,人的自卑感主要起源于人在童年时期无能又无助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养成一种自卑的性格,而自卑的性格,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性格缺陷。
那么学生自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如何疏导呢?通过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自卑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批评很敏感
通过细心观察我们发现自卑的学生,性格都比较内向,不愿主动与人交流,并且常常伴有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的情绪,他们在对待老师或家长的批评时,鼻尖有时会出现小“水珠”;心跳有时会“加速”;双腿有时会“发颤”……要么“一言不发、守口如瓶”,要么“十分委屈、泪流不止”,表现出一种特别强烈的无助和防犯的心理,而他们的潜意识里其实是在进行一种自我防范和保护。
对于有这类表现的学生,我们不能总是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而要关注他们,必要时还可以“刮目相看”他们,带着放大镜去找他们的优点,多表扬欣赏他们。
2、自信不足缺乏勇气
自卑的学生,上课时总是把头压得很低,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从来都不敢举手回答;再就是对班级活动表现出来的态度非常消极,不愿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比如:学校举行运动会,他们不会主动报名参加任何项目的比赛,只当安分守己的看客,有时想他们给赛场上的运动员,加油喝彩都是奢望;在一年一度的元旦晚会上,自信的学生都愿意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而他们也只是充当忠实的观众罢了,学校集会时也不愿意坐在前面,其它的活动也缺乏勇气能躲就躲——要么“隐身”,要么“离线”,总觉得自己好像不是“群里”的人。
对于有类似表现的学生,我们不妨试一试“逼上梁山”的方法,有时还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也“脱颖而出”。
3、渴望得到表扬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詹姆斯教授曾说:“人类渴望受人称赞,这是天性中最深奥的特质。”自卑的学生也同样渴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和称赞,虽然他们总是感到自己“不合格”,但是,他们还是希望自己有出色的表现,当他们的表现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认可时,他们也会把头“抬起来”。记得有这样一个学生张××,平时做事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的,有一次,外面刮很大的风,教室的门被风一会儿吹开了,一会儿又关上,反反复复,学生坐在教室上课很受影响,尤其是坐在第一组前排的张××总要遭受冷风的“袭击”,下课后我建议张××同学想个好办法——使教室的门不再被风刮开……
课间十分钟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又上课了,我走进教室后,就把教室门随手关上了,后来我发现教室门真的没有再被风刮开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张××同学听了我的建议后把门板旁边用纸“加厚”了然后再用涂改胶带“加厚”了的纸“固定”起来,这样一来,刚好与门框相稳合,张××同学的办法得到了我的充分肯定,当我在班上表扬张××同学时,他突然把头“抬起来”了,似乎很有一种成就感。由此看来“肯定”一个人或一件事,有时会起到很神奇的作用。
对于自卑学生的疏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不能心急的,但我们要有信心让自卑的学生走出自卑的“沼泽地”。
加载中,请稍候......